因涉及中山公用的股票內幕交易,廣東省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日前被紀檢部門“雙規(guī)”。在李啟紅事發(fā)后,其家族擁有的巨額財富也被媒體曝光。根據《民主與法制時報》的報道,李啟紅家族中有多人從事房地產業(yè)并雄踞一方,這在中山市已是公開的秘密。該報還指稱,中山市的這名原女市長家族財富高達20億元。
20億元這一數字是否準確,有待繼續(xù)確認。但從目前各種已知的信息來看,這名地方官員及其家族曾在官商兩界游刃有余,并曾突破政策禁區(qū)的大體情形,已可清楚勾勒出來。如果李啟紅不是因為涉嫌股票內幕交易而出事,這個在中山一帶享有很高地位的家族,還將繼續(xù)編織其財富網絡。
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紀委就曾印發(fā)《關于省、地兩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個人經商辦企業(yè)的具體規(guī)定(試行)》的通知。該通知針對領導干部相關親屬的經商行為,在多個方面作出了具體的限制,首要一條,就是不準從事房地產開發(fā)、經營及相關代理、評估、咨詢等有償中介活動。這也就是說,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在自己管轄范圍內,允許親屬經營或入股房地產業(yè),本身就是違規(guī)違紀的。
既有法規(guī)紀律在先,為官者及其家族卻為何熟視無睹?理由很簡單:其一,從事房地產等行業(yè)容易獲得暴利,在有權力眷顧的條件下,從事這些行業(yè)容易發(fā)財;其二,官員違規(guī)違紀的成本不高,制度執(zhí)行缺乏剛性;其三,一些人有法不責眾的想法。由李啟紅一案展開來看,也確實如此。從現實社會生態(tài)來看,一人當官、全家經商的現象即使不說比比皆是,的確并不鮮見。
這些現象的盛行,從輕里說,是領導干部管束家人不力;往重里說,官員橫跨官商兩界(誠然,不是所有官員都高調行事),本質上將會導致“裙帶資本”的問題。嚴重的案子,不僅會沖擊領導干部的廉政底線,還將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進而損害整個社會的財富倫理。
近些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建設一個好的市場經濟。但很明顯,官商不分,抑或權力不當地、過深地介入到經濟領域,在法治約束不夠強硬的條件下,必然傷害到市場經濟的根基。對普通民眾來說,對缺少權力背景的企業(yè)經營者來說,攜權力之勢而來的商業(yè)利益群體,無異于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破壞者。
在“劣幣驅逐良幣”原理的作用下,本分經商者難以獲得合理利潤,社會財富倫理將由此大受沖擊。一些企業(yè)家或會因此而耽于桌底下的游戲,喪失了企業(yè)家精神,甚至沉迷于編織權錢交易的關系網。故此,借權力食利者,不僅是從社會攫取了不該擁有的財富,而且還會通過損害財富倫理間接傷害經濟發(fā)展的原動力。
“裙帶資本”的危害,國人其實并不陌生。亞洲一些國家的歷史教訓早已表明,當腐敗和裙帶風風行之時,也正是官僚階層大肆尋租或造租牟取暴利之時。以手握實權的官員為核心,官員家族或公開或隱蔽地違規(guī)從事商業(yè)行為,其獲得的暴利,必然會以數倍的公共利益的透支為沉重代價。
可以這么說,李啟紅及其家族擁有相當數量的商業(yè)財富,頗為典型,但并非個案。還要看到的是,一些為官者為自己、為家人謀取利益的方式,也越來越間接,越來越隱蔽。比如,“官股”現象至今依然綿延不絕,特別是在礦山開采、交通、房地產開發(fā),以及娛樂等行業(yè)中,相當普遍。當官者不直接參與經營,而是以獲取“官股”的方式牟利。
今年2月下發(fā)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謀取利益。其中有一條,規(guī)定不準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yè)提供便利條件,或者黨員領導干部之間利用職權相互為對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yè)提供便利條件——可以看出,后者明確針對的是官員間所謂“換手摳背”等相互牟利的問題。
回到中山市原女市長一案來看,李啟紅的問題與其家族的財富最后如何定性,將由黨紀國法裁決。但此案再一次警示人們,“裙帶資本”仍然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仍然是建設好的市場經濟的一大絆腳石。當下,我們并不缺少相應的制度來防范領導干部及其親屬在商業(yè)領域的不當作為,關鍵還在于落實相關制度,關鍵更在于對權力的有效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