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已經實施了一個多星期,慘淡的交投令人咋舌,第一天,全中國融資融券成交了600多萬元,只相當于股市一個個人大戶的成交量,后幾天則更少,現在有客戶開始退回資金了;四敲炊嗄、花了那么多代價的融資融券取得的如此效果,讓人感覺到花錢只是賺了吆喝,融資融券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
融資融券之所以門庭冷落,不外乎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融資融券所選擇的標的品種范圍很窄,使投資者對此興味索然。按規定融資融券只能購買上證50指數和深圳成份股指數權重股的股票,這些權重股股票不僅數量少而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走勢不佳。今年股市的熱點幾乎都在小盤股上,那些跟大盤指數沾不上邊的中小板和創業板成了一個個瘋炒的個股,大盤指數漲不上去,這些股票卻炒翻了天。指數所代表的權重股幾乎都是一個個炒不動的超級大盤股,這些股票在市場上要做出差價來已經很難,更何況還有加上融資或融券的成本,投資者理所當然就沒有興趣了。
第二,資金成本太高,使人望而生畏。現在融資的年利率是7.86%,而融券的成本是9.86%,而且時間只有半年。這個成本比買房的按揭貸款高多了,買房融資一借可以借20年,年利率也就6%左右,而做股票的融資時間短、利率高,買進股票先要賺出7.86%利息的份子錢,然后才是自己的收益,而券商既賺交易傭金又賺高利貸,股票的差價哪有那么好做的。
第三,融資融券的權利義務不對等,投資者退避三舍,F在的融資融券規則對投資者的要求太苛刻,義務幾乎全由投資者來承擔,而券商享受的幾乎都是權利。客戶要做此項業務,首先券商先上好保險,客戶作為保證金的證券充分打足余量,而融資買進股票后的市值波動中,要求客戶追加保證金或平倉線再打足余量,兩頭余量打足后,任憑股市怎么折騰,打爆的永遠是客戶,而券商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這種規范的融資融券比以往草莽時期不規范融資的條件還苛刻,那投資者惹不起但躲得起,不玩就是了。
其實,融資融券還有一個避免不了的硬傷,就是它是一項跛腳的業務,也就是大家只會做融資業務,幾乎都不會做拋空的融券業務,在過往的20年中,券商做的幾乎都是融資業務,很少聽說過做融券的;只見過許多人的資本原始積累是靠融資發達起來的,根本沒見過有人是靠融券賺了大錢的,此次開出的融資融券,融券更像是客戶捧場做秀的,接下來就歇息了。象征性地捧場沒有問題,20年前,當老八股在那個簡陋的交易所開市時的交易,也不是靠對倒捧場成交的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融資融券只是個雛形,近期這個因素對市場不會帶來任何影響,也許再經過一個大牛市或大熊市的洗練,融資融券才會在市場中顯現出它的力量來。應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