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聽月樓
2009年的第一場“雪”
7月29日是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筑上市日,也是大盤從1664點以來180個交易日及敏感時間窗口,滬深兩市出現了今年反彈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跌,對應近階段大盤上升的瘋狂趨勢,調整態勢也較為極端。前期人氣板塊煤炭、有色領頭暴跌,除去ST股,當天兩市有接近50余家個股收盤跌停,總體個股下跌家數1569家,遠超上漲家數75家,市場一片恐慌,巨大獲利盤紛紛涌出,成交量急劇放大,其中上海方面成交3028.2億元,深圳方面成交1347.2億元,均創下歷史天量!上證綜指一度跌至3174點,收盤報2405點,下跌5%,深成指下跌5.54%,而中小板指數則重挫5.67%;大盤收出一根今年罕見的大陰棒,一陰吞多陽,多空天量對決后,此前大盤單邊上升格局有轉入寬幅震蕩調整格局的趨勢。
兩“快”擊倒大盤
新股發行過快 擴容壓力倍增
今年6月,中國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恢復,前期市場對新股發行的反應非常正面;然而,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筑的上市誘發了近期市場罕見的天量殺跌,市場再度彌漫“新股恐懼癥”,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首推新股發行和上市節奏的過快導致市場擴容壓力倍增!
7月份,隨著IPO重啟后新股接二連三地發行,資本市場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復。統計數據顯示,自桂林三金以來,市場已經以高密度的速度發行了5個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達到542.48億元,一舉超越此前21個月,創出2007年10月中國石油發行后月度IPO融資額的新高。此外,新股的發行上市也呈提速趨勢,中國建筑7月22日發行,7月29日上市,其間只等待了4個工作日,速率之快無疑創造了新股發行的又一個紀錄。
7月31日,久其軟件股份進行新股發行;同天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將審核潛江永安藥業、新疆北新路橋建設、新疆西部建設的首發申請。這是恢復新股首發以來,第一次在一個工作日內安排三家申請首發公司“上會”,這自然引起市場的關注。
而更令市場恐懼的是,當前尚有33家已過會IPO項目進入發行流程,其中大盤股光大證券、招商證券等預計融資額均在100億元左右,勢必將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而與此同時,近日關于紅籌股中移動、中海油、中海外等回歸傳聞也逐步增加,創業板首批上市名單亦塵埃落定,這對于A股的市場情緒沖擊將是巨大的。
新股發行節奏的加快必將會影響大盤的走勢,特別是中國建筑上市后引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使得市場對此的擔心愈發強烈。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此前市場明顯過熱,加快新股上市也是管理層市場化的調控手段。所以新股上市的加快是必然。
另一方面,大小非的減持也呈增速態勢。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大小非減持合計約為54.98億股,按照減持期間均價計算減持的市值約為541.40億元,減持比例超過10%的個股達到19家。統計顯示,1月份大小非減持5.77億股,2月份大小非減持7億股,3月份大小非減持10.61億股,4月份大小非減持5.01億股,5月份大小非減持8.46億股,6月份大小非減持12.76億股,7月剛過半個月大小非減持也達5.36億股。經過統計發現,今年大小非減持數量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持續增加的減持量給市場帶來累積的資金需求壓力。
密集的新股發行上市,瘋狂的大小非減持,其結果必然是導致市場擴容壓力倍添,市場消耗了太多的資金后,大盤又豈有不下跌之理?中國建筑的上市,只不過是壓跨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罷了。
指數上漲過快 估值風險顯現
如果說,新股發行過快是導致天量調整的外在因素的話,那么,大盤近期上漲過急過快則是內因所在。
截止上周二,上證指數從2008年低點反彈幅度達到101.4%,實現從底部翻番。特別是最近兩個月以來,在經濟逐步好轉和充裕流動性雙重因素支持之下,市場呈現快速、大幅上漲之勢,過去兩個月漲幅達30%。從個股來看,當前兩市超過200只股票上漲幅度超過200%!
如此瘋狂的上漲背后,其結果必然是市場獲利盤巨大,獲利了結的壓力在逐步增大。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一季度公布證券投資情況的上市公司共144家,證券投資金額合計160.53億元,而這部分證券投資的最新參考市值則高達426.26億元,增值幅度高達165.53%;相比一季度的賬面值,浮盈42.16億元。
其中,除去金融保險領域公司共計131家。這131家公司的證券投資金額共計58.87億元,而涉及證券資產的最新參考市值則高達188.33億元,升值率高達219.94%;即便是相比一季度末的111.84億元,二季度至今的上述證券資產亦升值了68.1%。半年來市場累積的巨大獲利籌碼,且期間沒有一次較為完整的消化洗盤過程,從市場走勢看需要有釋放風險的過程。
漲幅過急過快的第二個結果,是導致股票整體估值水平偏高,A股本身蘊含了一定的回調風險。
從08年10月16日的市場低位到現在,隨著大盤的恢復性上漲,各行業估值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從各行業相對歷史平均估值水平來看,除煤炭、家用電器、銀行和醫藥生物外,大多數行業已明顯位于歷史平均估值水平之上。如果我們綜合考慮各行業相對大盤的估值情況,則會發現,所有觀察行業中只有銀行、證券行業處于相對大盤估值的歷史地位水平,絕大部分行業的估值水平都已處于相對大盤估值的歷史高位。因此,不論是從行業自身歷史估值水平,還是從相對大盤的歷史估值水平來看,絕大多數行業估值水平已經較08年10月出現大幅恢復跡象,有些行業如鋼鐵、有色金屬和保險的大幅上漲已經令估值水平達到歷史高位,不論是從短期資金的獲利回吐需求,還是從長期價值投資角度,目前如此高的行業估值水平在遇到市場任何利空消息的鼓吹下,都會呈現一定程度的回落調整。
大盤后市堪憂
過快的新股發行上市,急速的指數上升,導致了“中國證券市場直逼全球最大”的結果。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從2008年6月底至今年6月底,全球各大證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均出現不同程度縮水,但上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卻由2.1萬億美元升至2.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總市值排名也由一年前的全球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基礎,虛高的名份只會使市場“高處不勝寒”,一有風吹草動,松散的籌碼必然奪路而奔,“7.29”大跌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新股供應的持續增加,包括鎖定期即將結束的限售股,A股市場的IPO重啟,以及創業板,對市場資金的分流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從市場本身來看,無論是指數上漲的幅度、時間的跨度、兩市成交量以及個股的估值,系統風險正在逐步上行,大盤出現巨幅調整的可能性越發濃厚,“7.29”或許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序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