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記者 陳靜思 發自北京
6月29日,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在北京舉行的2009太平洋證券夏季論壇上呼吁,中國在必要時應啟動證券市場利得稅改革,以調節社會貧富差距,鼓勵長期投資,抑制過度投機。
“IPO主要是為上市公司籌集資金,不是為二級市場分配財富。上市公司上市首日上漲一倍的情況,實際上是證券市場的功能扭曲。為打新股者分配財富,那不是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華生當天開門見山。
“我們今天的市場還完全是政策市場,發行節奏完全由政府調節。”華生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總是在過度保護和過度干預中生存。這樣做的好處是在股市低迷時,政府有一只有形或無形的手支撐它,使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包括發行節奏的調節、對發行募資企業大小規模的調節等。但反過來,當市場明顯好轉后,政府同樣可以用這只手來調節市場向上發展的空間。”
華生提出,必要時須啟動證券市場利得稅改革,“我國證券市場的稅收制度,最大的不合理之處就是作為發起人股東的個人,股份在變現時不交任何稅。這樣就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以‘個人’而不是以‘法人’作為發起人,因為僅僅身份的變化就可以減少25%的企業所得稅。”
所謂資本利得稅,是對資本利得、如低買高賣資產所獲收益征稅。常見的資本利得,有買賣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