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
一年一度的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拍賣,今年被中國基金經理趙丹陽以211萬美元天價奪走。
想想巴菲特本人會怎么對待午餐會?他一定會對如此浪費錢財嗤之以鼻。連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也沒有拿到巴菲特的錢,因為巴菲特用獎學金讀的書。
巴菲特曾經說他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雪,他一生只見過費雪兩次。對此,巴菲特的解釋是:讀費雪的書就足夠了,無需見面,當然更談不上花高價見面去吃頓飯了。
巴菲特一輩子節儉,喜愛的是漢堡和薯條,也不會在生前拿出伯克希爾公司的真金白銀做慈善,而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可謂一舉數得:他能夠行善,用他人的錢;他愿意面對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只要他們不那么嘈雜;最后,巴菲特這一輩子最擅長的演講題目就是投資,但他的激情與坦誠都奉獻給了股東,親自撰寫給股東的信,將近四十年而不輟。看看這些信,看看這些年巴菲特的投資歷程,我們不但會深刻理解投資學,還會對投資背后的金融生態的變化有了解,正像索羅斯所表現的,投資是哲學、金融學與心理學的集大成者。
巴菲特認為,頂尖投資者最值得贊賞的品質是專注,加上儉樸與靈敏的市場嗅覺、足夠好的運氣,同時,好的制度不可或缺。因此,巴菲特有時會為理想和制度而戰,比如他在挽救自己所投資的所羅門兄弟公司時,對于華爾街的墮落怒不可遏。
這就是巴菲特的理念,如果你看到一個從兒童時代就投資的人,將格雷厄姆的書倒背如流的人,對于將誠信與金錢看成高于一切的人,那就是巴菲特。
當然,對于花211萬美元陪人吃頓飯,只要錢是趙丹陽自己的,只要趙先生本人認為花得值,旁人無從說三道四。問題的關鍵在于,趙先生是不是真的為這頓飯自掏腰包呢?
即便這頓午餐所在餐館最貴的菜不過59美元,即便這頓飯“摳門”的巴菲特最多掏出100美元,但趙丹陽可能仍然覺得這211萬美元花得值。據趙丹陽本人介紹,在過去一年,巴菲特寄了很多資料給他,“現在,我覺得自己已經進步了很多,我的投資認識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到現在,我問巴菲特的問題比以前少多了,因為通過這輪牛熊市,一些問題我已經找到答案,此次吃飯只是向他確認一下。”趙丹陽這樣表示。
不過,從整體而言,國人小富之余即追捧大明星小明星、享受奢侈品的勁頭,與巴菲特的理念背道而馳。
來自大陸的華裔出高價獲得午餐權,正像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在世界收購名畫一樣,是財富增長的標志。除此之外有什么呢?如果趙丹陽走過來,很多人會伸出手指說,看哪,這就是與巴菲特共餐的那個中國人。以后趙丹陽在市場上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也許會在中華經濟圈融到更多的資金,但趙丹陽如果想借此打進華爾街,門兒也沒有,一次午餐不可能讓巴菲特成為他的朋友,給他提供市場資源。在殘酷的資本市場,講的是人脈和業績,否則,吃一餐飯就是吃一餐飯。
看看巴菲特,誰知道吃飯的時候這個老人在想什么呢?也許在想,太好了,明年我可以拍得再高一些;也許在想,中國確實有錢了,投資一些中國股票也不錯。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