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
最近有報道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日前向媒體表示,銀河證券原總裁肖時慶被調查一案與銀河證券無關,銀河證券現在員工、客戶穩定,各項業務運轉正常。
肖時慶出了什么問題?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而據5月4日的《京華時報》報道,肖的問題可能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與已經進行司法審理階段的證監會原副主席王益一案有關;一個是可能涉及原銀河證券北京望京西園營業部原總經理楊彥明巨貪案的去向有關。
對于這些說法,在 “權威結論”正式出來之前,我們也只能姑妄聽之。不過,有一點可以讓銀河證券感到欣慰的是,盡管肖時慶是在自己公司一把手的位子上被拉下的,但輿論關注的焦點并沒有放在他們公司身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到了肖時慶的履歷——肖時慶曾長期在證監會工作,官至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與王益一樣,盡管他出事時的身份是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但由于曾擔任過證監會副主席,因此輿論的關注點還是放在他這個卸去多年的職務身上。有輿論就追問,王益在證監會工作期間,到底干了些什么?今天,這種追問又落到了肖時慶身上。
兩個已經離開證監會多年的官員,當他們犯事落馬的時候,人們不約而同地把懷疑的指向證監會,這是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因為證監會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最高監管權力部門,對資本市場上的任何人、任何事,集“生”與“殺”的大權于一身,這個以監管市場為己任的重要機構,它自身卻不必接受來自市場的任何監督。這種制度結構決定了證監會必然是一個置身于資本市場上各種利益集團的包圍之中,大權在握的某些高官如果產生了“尋租”需求,無疑具有長袖善舞的優越條件。回顧中國資本市場將近20年走過的路,主板市場上出現的那些坑蒙拐騙的上市公司,它們為什么能夠輕而易舉地進入市場?很顯然,當市場監管者面對在自己手下放行的不合資質的上市公司時,這種監管必然是軟弱無力的,甚至有可能動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行政權力保其過關。王益也好,肖時慶也好,正是依附于這棵“體制之樹”上的兩個毒瘤。
肖時慶在擔任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以后,又先后在東方證券和銀河證券兩家證券公司擔任高管。一個原來在監管部門擔任要職的人,輕而易舉地搖身變成被監管者,他當初在監管者的崗位上該如何行使監管角色?很顯然,如果他早就有了到證券公司任職的打算,那么,他在履行監管者職能的時候,其角色定位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而當他已經成為證券公司的高管以后,如果他任職的公司出現了違法違規的情況,他會不會利用在證監會任職期間結下的 “人脈關系”,將監管的壓力化為無形呢?令人不安的是,目前,證監會高官“下海”成為證券經營機構高官已經成為時尚,他們今天是監管者的身份,明天又是被監管者的身份,而在這種讓人眼花繚亂的角色輪換之中,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便成了可以隨意出賣的籌碼了。
肖時慶正在接受調查,他任職的上級機關已經聲明與銀河證券無關,那么,他的涉案到底與誰有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