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09年一季報 > 正文
1000余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
企業業績在回升(企穩回暖看亮點)
本報記者 許志峰 唐 帥
本報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許志峰、唐帥)作為經濟運行的主體,企業利潤數據最能反映經濟運行軌跡。截至今天,滬深兩市1013家已公布季報的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672.3億元,扭轉了凈利潤持續環比下滑的趨勢。同時,財政部和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有企業的凈利潤也出現了環比回升的良好跡象。
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1—3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2177億元,同比雖下降36.8%,但降幅比1—2月縮小6.9個百分點;一季度與去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倍,3月比2月環比增長95.9%。在關注的重點行業中,1—3月,石化、施工房地產行業盈利水平提高;煤炭、煙草等行業效益相對穩定;機械和汽車行業降幅減緩。納入快報范圍的中央管理企業和中央部門所屬企業中有116戶實現盈利,盈利總額為2053億元,盈利面為65.5%。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今年3月份,中央企業的經營指標已出現明顯回升,利潤同比上升26%,環比上升86%。據他介紹,3月份,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4%,但環比上升25%。他表示,中國政府采取的應對金融危機的“過冬”措施已得到反應。
截至4月27日,已有14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8年年報,合計凈利潤7666億元,同比下降15.88%。環比和同比的一增一減顯示,國家出臺的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已初見成效。
股市一直被認為是經濟的晴雨表,隨著上市公司2008年年報和2009年一季報的披露,經濟運行軌跡正逐漸清晰,年報、一季報數據中的一些“亮點”,正顯示我國經濟的積極變化。
業績同比下滑,但一季度環比趨升
本周,上市公司2008年年報及今年一季報披露進入收官階段。從已披露報表的情況看,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出現明顯下滑。
據天相投資顧問公司的統計,截至4月27日,滬深兩市共14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其中,1238家公司去年實現盈利,占比87.12%。已披露年報公司去年凈利潤合計766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5.88%。
如果分單個季度來看上市公司業績的變化,在整個2008年呈現加速下滑的趨勢。天相投資研究員王巍峰分析,以2007年和2008年每個季度均有數據的1397家公司作為比較樣本,這些公司在2008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每個單季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4.35%、4.48%、-11.8%和-76.3%,單季增速明顯回落。
值得欣慰的是,這一加速下滑趨勢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得到緩解。截至4月27日,兩市共1013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其中773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占比76.31%。已披露一季報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合計672.3億元,雖然同比仍然下降了25.76%,但和去年四季度的虧損46.33億元相比,已有明顯好轉。
企業現金流增長,增強抗風險能力
云南銅業日前公布的年報顯示,由于銅價的大幅下跌,去年該公司虧損近28億元。這其中,因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造成的損失就達17.50億元,占到年度虧損的六成多。
存貨跌價準備,這個聽起來有些專業的詞匯,最近卻頻頻進入投資者的眼球。在去年全球商品市場巨幅震蕩的影響下,存貨跌價準備成為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在2007年年報中,資產減值損失占上市公司凈利潤的比例約為15%,而在2008年這一比例卻達到了50%。其中,有色金屬行業“受傷”最深。此外,化工、房地產、鋼鐵、建筑建材等行業的上市公司,也由于提取了巨額的減值準備,業績水平因而大受影響。
不過,值得投資者重視的是,計提充分的存貨跌價準備,有利于上市公司在未來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為今后業績增長埋下伏筆。從上市公司報表情況看,在收入和利潤下滑的同時,其經營性現金流卻出現了顯著回升。中信證券認為,隨著一些商品價格的企穩和資本市場的回暖,未來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會明顯回落。而鋼鐵、機械、房地產等行業的企業在去年四季度縮減采購、消化庫存,所以經營性現金流快速回升,雖然這還不能理解為盈利狀況的好轉,但現金流增長可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是一種好的現象。
關注復蘇進程,市場抱有信心
盡管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出現下降,但其中也不乏“靚麗”的報表。數據顯示,598家公司在2008年凈利潤實現增長,占已披露年報上市公司的42%。在已披露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也仍有349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分行業看,年報業績增速排名前五位的行業分別是通信、煤炭、銀行、農林牧副漁和信托,季報中則是石化、通信、醫藥、建筑和貿易等板塊表現突出。
對于投資者而言,可能更關心的是未來業績表現。目前,已有數百家上市公司預告了今年中期的業績情況,雖然業績將大幅增長或扭虧為盈的“報喜”公司在數量上并未占多數,但卻集中在建筑業、生物醫藥、交通運輸、電器、農林牧副漁等行業。這表明,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帶動下,一些行業已率先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
如果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則有明顯“上游冷、下游熱”的現象,信息設備、家電、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的毛利率回升很快,已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與此同時,鋼鐵、有色金屬、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卻仍在低谷中。專家認為,這是經濟復蘇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一般而言,下游產品的需求變化超前于經濟周期,中上游產品需求的波動則往往會有滯后。
摩根大通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認為,2008年的年報更多地反映的是第三、四季度,特別是第四季度的業績,業績無論好壞,市場早有準備。所以從表現來看,市場并未受到多少紛擾。去年第四季度是環比的底,今年一季度是同比的底,市場還是充滿信心的。
中信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于軍則認為,目前中信覆蓋重點公司2009年盈利增長預測值為17.11%,相對于去年有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