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
IPO重回香江,讓人感慨的不僅是墻內開花墻外香,更是兩個市場兩重天。即使在金融危機的巨大寒潮中,一旦市場氣候有所好轉,香港的市場功能很容易就恢復過來了。不久前,香港第一權重股———匯豐控股宣布了一項供股計劃,集資金額高達約1378億港元。盡管這驚人的一躍,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香港市場的強烈動蕩,但投資者信心的恢復不僅令匯控順利完成了該項供股計劃,而且匯控股價以及整個港股行情也很快就歸于穩定。
匯控的千億供股計劃,讓我們想起兩年前中國平安的那個千億再融資計劃。一樣的再融資,不一樣的不僅是結果,更是市場的機制。一個融資明明白白,回報也明明白白;一個則是融資不明不白,回報更不明不白。它們的市場際遇不同,乃是理所當然。
匯控千億供股在香港獲得的成功,也讓我們懂得了香港市場的IPO為什么那么富有生命力。重要的不是誰差錢,誰不差錢。但是,在發行機制方面,兩者的差異卻是根本性的。一個不僅有發審會,而且還有這樣那樣的發行門檻、“窗口指導”和市場準入制度,卻無法讓投資者找到信心;一個沒有發審會,也不控制發行節奏,不干預市場,只注重投資者利益的維護,卻從來也不需要踩剎車,更不需要加油門。兩相比較,不難證明:最好的通行證絕不是審批制,而是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