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在“兩會”上表示,IPO重啟工作勢在必行。至于何時重啟,則與證監會目前正在進行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工作密切相關。
這意味著去年9月中斷至今的IPO,在股市反彈的背景下有望重啟。就短期而言,IPO重啟會給二級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甚至成為股指上行的顧慮。但長期來看,投資者最為埋怨的不是擴容帶來的資金分流,而是伴隨IPO的價格和業績這兩大“忽悠”。范福春此次引用手機段子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48元滿倉中石油”。他指出,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要解決由新股詢價所形成的發行價與交易所上市交易之前集合競價形成的交易基礎價相背離太大的問題。當這些問題有可能解決的時候,我們新股發行就會開始。
對此,投資者充滿期待。中石油上周五收盤價是10.83元,既低于16.70元的發行價,也遠低于48.6元的上市首日開盤價。能否遏制發行價格上的“忽悠”現象,不是一件容易事。發行制度至今已是幾經改革,但都不是很成功。如果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重啟的IPO,遭遇發行制度的失敗,豈不“雪上加霜”?
再說業績“忽悠”。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蔓延與加重,讓投資者不能不對新上市公司的業績前景多一份擔憂。經濟增長喜人時期,尚且有公司“一年盈,二年平,三年虧”,何況金融危機導致業績多變之際。
需要指出的是,業績“忽悠”與價格“忽悠”是雙胞胎。業績“變臉”前后的市盈率出現巨大落差,很可能再造“中石油悲劇”。中石油上市前被譽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可2007年10月上市后迎來的2007年年報,竟然是凈利潤微降1.25%。2008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了17.44%。顯然,上市后業績“開倒車”,才是投資者“幾多愁”的根源。假如新發行的公司不能用業績證明價值,再好的發行制度也不頂用。
A股市場素有政策市之說,不少人看好IPO重啟前攀上3000點,可現有的反彈成果非常脆弱,擴容承受力還有待檢驗。美國失業率升至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形勢越來越糟糕,海外股市跌得十分慘烈。A股市場的強勢存在虛弱的一面,如果機構只想抓住銀根較松時撈一把,很難預計在金融危機加速惡化的沖擊下能夠堅持多久。一旦重現跌勢,IPO重啟就不得不讓位于市場維穩。因而,當前市場下的IPO重啟頗具難度,尤其不能給市場維穩添亂。IPO重啟開閘之前,首先要看新的發行制度是否能制服價格和業績“忽悠”。 (張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