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東臣
筆者之所以一向反對政府不恰當的“救市”言行,是因為深刻地認識到:股價虛高才是導致投資者虧損的根源。
吃了不干凈的東西,肚子疼是必然的;買了高價股票,賠錢就是必然的。政府“救市”是在維持高股價,再度激發起投資者不切實際的幻想。結果只會是誘導投資者進一步上當、賠錢。
中國股市恢復設立以來,每當熊市來臨,都會有討好公眾的“專家”跳出來疾呼“政府要救市”,首當其沖的建議就是要“暫停發行新股,讓股市休養生息”。這種論調也往往會引來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資者一片叫好聲,監管者也一次次地將暫停新股發行當做“救市”的“利好”手段推出。
楊百萬有句名言:“股市里的傻子像韭菜一樣,永遠也割不完,就是不要割得太快,太快了暫時就長不出來了。”
如果管理層真是按照“割韭菜”的邏輯,把股民當傻子,而把股市當做少數人轉嫁風險、“圈錢”、“騙錢”的場所,那么“高價發不出去了,就暫停下來,等價格上去了再發”——這固然最符合少數特權階層的利益,卻犧牲了投資者、正當競爭的企業甚至國家的利益。比如,在股價處于高位時,瘋狂地發基金、發新股、炒新股,94元的中國神華、48元的中國石油,22元的紫金礦業……大行其道,暢通無阻;而股價處于低位時,暫停發新股,結果便宜的中國移動、中國石油股票只好遠赴重洋,賣給外國人。
相反,如果管理層確實是把股市當做投融資的場所,那么,就沒有任何理由在股價相對便宜時暫停新股發行。除非管理層成心不想讓投資者買到便宜貨,成心不想讓投資者賺錢——多么可怕的邏輯,這顯然和其宗旨“保護投資者利益”背道而馳。
的確,在股市低迷期間,股權融資的成本提高,整體上看企業發行新股融資的積極性并不強。然而,這并非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是如此。恰恰相反,當經濟處于低迷甚至危機時期,有許多企業由于資金短缺而迫切需要融資;還有一些企業希望能融得巨資,趁機進行收購、兼并。總之,在利潤下滑、流動性短缺、信貸緊縮、資產價格便宜的時候,股權融資可能反而意義更大;這同時也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機會。這時候的股票發行恰恰最能體現股市特有的投融資功能。
自去年9月25日華昌化工登陸深圳中小板市場以來,A股IPO實際上已暫停整整5個月了。目前已過會未發的也已有中國建筑、光大證券、招商證券等30多家公司。盡管中國證監會此次沒有公開宣稱暫停新股發行(可能已經意識到這樣做違反《行政許可法》),但是新股發行卻是實質上的暫停了。
令筆者感到疑惑的是:在這5個月內,究竟是本身就沒有一家中國企業想發行股票?還是監管部門刻意放緩節奏,令眾多企業知難而退?
如果監管層仍然是出于調節供求、穩定市場的角度考慮,致使新股發行實質上的暫停,那么,這種做法就令人質疑了。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即便市道低迷,監管者也沒有理由想當然地替投融資雙方來做決策。否則,和封建家長“包辦婚姻”有什么區別?只會使投融資雙方無法“自由戀愛”,破壞其“幸福”。這樣父愛式的“保護”不要也罷。
其實,即便“子”是“魚”,也未必知道“魚之樂”。看股市蕓蕓眾生,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投資之道呢?許多人包括所謂“專家”未必真正懂得投資者利益之所在。在筆者看來,市道低迷之時新股發行不僅沒有必要暫停,相反還應鼓勵。管理層若真想保護投資者利益,就不能被市場情緒和“噪音”所左右。
“為穩定行情而暫停發行”表明監管者過度關心短期價格漲跌,實際上也是一種投機甚至操縱市場行為。如果監管者的短期行為太多,臨時手段太多,隨意破壞市場規律,又怎么能指望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思維呢?
“深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已被列為證監會今年的重點工作,據悉目前也正在就新股發行制度非正式地征求意見。筆者認為,發行制度改革的重點就在于“摒棄調控思維,取消窗口指導”、“堵住詢價制漏洞”、“改革新股上市首日交易定價機制,打擊投機操縱行為”、“逐步實現監管與發行分離,向‘注冊制’過渡”等方面。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