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評論員 葉檀
真是印證了一句話,中國股市不僅不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還是反向指標,經濟好的時候收縮信貸,經濟差的時候放松信貸。
2009年以來,最引人注目是信貸的大規模擴張,以及財政部提交給全國人大審議的預算報告,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9500億元,規模達到2008年的9倍,創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額度。兩股資金夾擊,讓資本市場眩暈。
資本市場在局部流動性過剩的沖擊下失去方向。現在的中國股市是流動性過剩。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挽救實體經濟之前,首先挽救了股市中的權貴上市公司、利用新能源等概念炒作的投機者,以及依靠傭金吃飯的券商——2007年中國股市泡沫膨脹時,投資收益約占中國企業利潤的1/4,券商傭金收入提前回歸牛市,炒作新能源概念1月份累計漲幅達到70%左右的大牛股金晶科技,出現千萬股的大宗交易,大股東高位套現。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稱,上周個人交易賬戶新增大約426000個,較近期水平大幅增加。
信貸擴張流入股市比例是多少?沒有人知道。但在產能過剩與企業修補負債表的情況下,擴張信貸的結果是銀行與企業合謀將資金轉入其他套利渠道賺快錢。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之所以遭遇到大多數聯儲行的抵制,就是因為企業的信貸動力不足。考慮到我國存在的信貸結構性失衡,僧多粥少(政府項目少銀行信貸多)的特殊性,信貸資金套利幾乎板上釘釘。
赤字財政政策火上加油,與其他各國努力降低赤字不同,我國正在以赤字財政帶動經濟走出下滑泥潭。
赤字財政并不一定帶來通脹,卻會帶來通脹預期。借債度日總得還債,美國憑借美元強霸的信用向世界美元持有者借錢,而我國沒有這樣的途徑,所謂在國際上發行人民幣熊貓債券還在試驗期,不可能解決主要問題。因此,借債主要途徑在國內,向公眾及市場機構發債。至于還債辦法,不外乎使經濟重返景氣周期,用涵養過的稅源來解決財政赤字;像美國一樣舉新債還舊債,不過,這一辦法取決于債券所隱含的信用,如果信用欠佳,則只能靠攤派借錢。最令人不齒的辦法,就是政府利用發債權大量增發貨幣,如此做的結果是剜肉補瘡。
我國2008年財政收入6萬億,9500億的財政赤字占比GDP的3.1%,看來不會帶來大麻煩,不過考慮到2009年政府收入減少而支出增加,考慮到龐大的地方政府債務財政部尚在摸底,把情況考慮得嚴重一些不會犯大錯。在經濟緊縮之時,通脹的預期已經上升,局部流動性泛濫已經顯現。
信貸擴張與赤字財政之下的通脹預期,是最近股市一反常態異常上漲的主要原因。銀行和政府在為股市兜底,維持信心的結果是將風險轉移到了將來。反向指標是無法持續的,目前的短期上漲會在未來付出沉痛的代價。
2009年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8年第四季度)》,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央行的《金融時報》一直在唱多股市,央行希望以直接融資化解資金壓力盡在銀行的不正常局面,吊詭的是,沒有銀行的信貸擴張,就沒有股市目前反常的短期紅火。
在危如累卵的情況下,謝天謝地,幸虧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沒有出臺,外資只能通過不同行業之間的持倉比例進行對沖,或者通過境外買空賣空A股指數,在境內買賣大型藍籌股來獲利。否則,看透中國資本市場定價虛高的泡沫,通過金融衍生品做空中國藍籌股和人民幣匯率,中國經濟將危在旦夕。如索羅斯將英格蘭銀行打入十八層地獄,現在又對千瘡百孔的歐元虎視眈眈。這些曾經信誓旦旦力保虛高價格的權威部門,最終受到了市場的懲罰。
不可避免的經濟周期是市場清淤的過程,也是結構調整的良機。面對目前的情況,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被銀行在信貸大增下呆壞賬率的好轉沖昏頭腦,避免赤字財政成為通脹的真實威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