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胡學文
大宗交易平臺當下呈現出的一些新特征值得注意,如大宗交易聯手二級市場減持,大宗交易折價率上升,以往的營業部一手“包辦”交易現象日漸減少等。上述新特征的出現都有著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諸如大宗交易聯手二級市場減持,就為一些大小非實現套現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攜手二級市場減持
為了賣掉手中的股份,一些大小非們可謂費盡心思。當下,通過二級市場精準減持和大宗交易平臺聯合的減持套現方式正在越來越多地被利用。
為回避在二級市場減持股份超過1%需公告這一規定,一些大小非便想出了在二級市場減持總股本1%以下,甚至精準減持總股本的0.9%左右,多余部分則通過大宗交易分散減持的辦法。如數家上市公司就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兩種方式相結合實施了減持,第一步是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了占總股本0.9%左右的股份,第二步是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了占總股本4.00%左右的股份。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恰好為0.9%左右,這就很好地回避了減持超過1%需公告這一規定,為暗中繼續減持實現最大套現提供了可能。
在通過集中交易減持總股本0.9%左右后,公司就面臨著如果繼續減持則需公告的選擇。于是,公司其他部分則選擇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實施減持。最終,上市公司就可以實現減持套現的最大化。
由此,盡管上交所節前發布了關于執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具體事項的通知,規定投資者通過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或大宗交易系統買賣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時,需履行報告與公告義務,并且在規定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股份。不過,上述公司在大宗交易的減持股份占總股本也只有4.00%左右,即使發布公告也已實現“勝利大逃亡”。
數據顯示,近期二級市場交易熱鬧程度明顯超過了大宗交易平臺,采用二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股份減持的更是頻繁出現,至于采用二級市場精減持1%以內,然后結合大宗交易減持的也有不少。
大宗交易折價率上升
從成交價格來看,大多數大宗交易成交價相對于當日的收盤價存在一定的折價情況。自大宗交易開始以來,年平均折價率有上升的趨勢,如2008年平均折價率為5%左右,遠高于2006年的2.2%、2007年的2.5%。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的大宗交易平均折價率已經高達7%左右。
分析發現,大宗交易平臺上,許多小盤個股的折價率極高。如沙河股份折價15.93%、大亞科技折價15.30%、天方藥業折價13.10%、交大博通折價12.31%、深振業A折價11.90%等折價率均超過了10%。而今年以來,折價率在10%以上的交易有所放大。除去這些小盤股,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藍籌股也加入了大宗交易的折價行列,如興業銀行折價率曾高達15.48%,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也曾出現13.41%與8.60%的折價。
當然,大宗交易平臺上也出現少數個股的溢價現象。如西飛國際就溢價高達13.65%、美的電器溢價10.34%、浙大網新溢價5.60%。而今年以來,兩市未曾出現過溢價交易。分析人士認為,溢價交易多為過橋減持,此前有關方面曾表示將嚴查過橋交易,因此此類交易有所減少也屬正常。
營業部“包辦”現象減少
在去年《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出臺后不久,短短3個月內大宗交易平臺成交了182筆,較前期放量明顯。其中世紀證券深圳福虹路證券營業部和信達證券北京裕民路證券營業部共“包辦”了43筆,占比接近1/4,成為當之無愧的大宗交易大鱷。由于聯手“包辦”了數十筆大宗交易,上述兩個證券公司營業部名噪一時。除此之外,中金公司一營業部也曾因為一手“包辦”多筆B股大宗交易而為人所熟知。不過,在今年以來,這種營業部聯手“包辦”大宗交易的現象正在逐漸減少。
與此同時,一些此前的大宗交易“明星”營業部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去年11月初因為豪擲近10億買入A股的瑞銀證券營業部,今年以來鮮有在大宗交易平臺出現。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