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胡南
股市大幅回暖,曾經火爆一時的大宗交易平臺卻顯得冷冷清清。wind數據顯示,1月份大宗交易平臺的日均成交股份數環比驟降72.90%。而春節過后的第一周,大宗交易平臺依然不復往日風光,一般都只有幾筆零零星星的交易,涉及交易金額少不說,且涉及股票都是小盤股居多。
而數據同樣顯示,上市公司大小非減持股份總量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多。上周A股市場共有23家公司發布了股東減持公告,合計減持1.38億股,總的減持市值為21.13億元。而上周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的僅僅為5844萬股。這說明,有些大小非并沒有選擇大宗交易平臺而是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票的。
為什么大小非不愿意選擇大宗交易平臺減持股票呢?中原證券分析師李俊分析認為:一是近期市場流動性充裕,企業資金緊張情況得到緩解,以往需要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獲取資金的大小非們減持意愿減弱;二是在股市上漲過程中,大小非更多會選擇二級市場減持股票,因為市場回暖,換手率高,即使是大宗股票也較容易出手。“只要二級市場比較熱鬧,換手率足夠高的話,很多企業的大小非不會選擇大宗交易賣股。”李俊表示,不過,一旦后市走勢不穩,信貸不如前期寬松的話,估計大宗交易平臺會很快熱鬧起來。
曾有涉及大宗交易的某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最近在大宗交易市場比較難買到滿意的大小非股票。主要是因為選擇在大宗交易平臺出售的大小非較此前顯著減少,一些大小非明顯有待價而沽的意思。“我打電話給某大小非持有人詢問交易意向,人家直接回一句:9折免談。”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他們先前參與的大宗交易一般都是按照9折來操作的。記者致電上交所大宗交易意向備注欄中求購大小非股票的投資者了解到,他們現在對大小非股票需求量很大,而在該備注欄中上傳賣出大小非股票的信息則相對較少。
事實上,大宗交易遇冷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在今年1月初舉行的“滬港交易所更緊密合作簽約儀式暨2009年工作策略發布會”上,上交所總經理張育軍特別提到了完善大宗交易市場,推進合格投資者隊伍建設的工作。張育軍表示,要進一步完善大宗交易的交易機制和方式,延長交易時間,降低申報門檻,爭取大幅度提高大宗交易平臺全年的交易量;要探索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引入更多功能,使大宗交易市場能夠有效地服務于大宗股份的定價和交易效率提升。
有專業人士認為,上述思路對解決當前大宗交易趨冷或許會有一定的作用,如延長交易時間就會有更充足的時間讓大宗交易參與其中,提高詢價效率,從而提高交易成功率等;而降低申報門檻則可能使得更多的投資者有資格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大宗交易平臺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