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潞錦
伴隨著A股行情回暖,投資者對于來自市場之外的各種因素也開始有所擔心。其中,劇增的大小非擴容壓力會否因市場走高而化解多頭“正月攻勢”正成為投資者的“一塊心病”。昨天收盤后《第一財經日報》在對部分機構投資者進行采訪時發現,不少公募基金人士對滬市大盤能否站穩2300點一線心存顧慮。
上海地區某合資基金公司相關人士稱,盡管今年以來A股市場處于積極走高狀態,但在當前各種因素尚未完全明朗的背景下,如上市公司業績、宏觀經濟數據、大小非因素等,加上創業板、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制度安排還未廓清,在這種局面下,即使去年末采取大膽增倉的機構投資者,對于不斷走高的股指,還是心存疑慮。
由于A股市場本身存在較為明顯的大小非擴容壓力,這對基金持有人的心態也會形成一定牽制。南方地區某“老10家”基金公司高管認為,境外經驗表明,在經歷了大幅度調整之后,投資者不會馬上進入牛市心態。相反,面對持續上漲的基金凈值,部分投資者反而會有強烈的“套現”沖動。對于基金經理們來說,他們可能會隨時需要提防基金客戶的潛在的贖回壓力,這自然令前者在運作上更為小心翼翼。
某位從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轉投陽光私募基金的負責人認為,一般情況下,當市場估值水平處于偏低位置時,諸如大小非這樣的擴容壓力“對市場本身不是利空,而是利好”,在當初A股市場轉配股以及機構在參與新股申購時獲得的配售股份“解禁”時,這些因素往往成為行情走高的“助推器”。廣州長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鄭曉軍認為,大小非解禁流通問題在市場的不同點位影響也不同,股指在5000點之上,由于價格嚴重高估,絕大部分股票價格已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大小非有強烈的套現需求和沖動,對市場沖擊巨大;而在2000點以下,甚至更低時,由于泡沫大幅減少,大小非的套現需求就會減弱許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息的逐步消化,大小非問題對市場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會逐漸減小,市場會逐步適應這種狀態。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