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
大年二十九的凌晨,帶著油墨芳香的本刊已經在全國上架,這是我們鼠年的最后一期刊物,向我們的讀者表示新春的問候是我們的題中之意,而我們的讀者可能更希望和我們溝通,牛年股市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本來在新年到來之時,我們應該大張喜慶,但是在經歷了2008年慘烈的熊市以后,這樣的鋪陳反而會讓讀者覺得有粉飾的嫌疑。作為老朋友,我們更想說說心里話。當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的時候,也許我們更能體會中國股民的酸甜苦辣。
1990年12月,當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交所敲響開市第一聲鑼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中國的A股之路會是什么樣子。18年過去了,中國的股市有了飛速的發展,從最初的老八股發展到超過1600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更從當初的千萬元量級飛升到2007年10月最高的接近30萬億,成為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市場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
這樣的發展當然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是中國的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卻沒有這樣的幸運,從上世紀90年代第一代投資者算起,和楊百萬一樣暴發的投資者還有幾個留存于市?1996-1997年那一輪被稱為最健康牛市的獲益者,有多少躲過了接下來的四年半熊市?而在2006-2007年超級大牛市蜂擁進入的股民基民們,又有多少能在2008年全身而退?
實在是鳳毛麟角!我們的一代代投資者,用他們的積蓄甚至是血汗錢投資股市,客觀上支援了國家的建設,優化了資源的配置,為一批批上市公司的發展付出了自己壓箱底的財富,他們是可敬的。過去的災難不說了,2008年的股災就讓他們的財富超級縮水。當我們負責任的政府出臺和擬議救市措施的時候,卻有不同的聲音發出:股市只是少數人的市場,拯救這樣的市場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是不行的。
這讓筆者感到錯愕,中央政府去年11月出臺4萬億投資計劃的時候,緊跟的是18萬億以上的地方投資,這是針對實體經濟的對策;對于虛擬經濟,筆者看到最多的救市方略就是用3000億左右的平準基金解決大小非問題,如果采用以3000億平準基金接盤優質大小非的方案,國家的錢更多的是接手了優質的國有股,不過是左兜換右兜的關系,但卻從客觀上消除了市場對大小非的恐懼,這樣多贏的事情為什么不做呢?
只能說我們缺乏決斷的勇氣,拯救股市,實際上用虛擬經濟的率先復蘇,昭示宏觀經濟的良好前景,并不是簡單地給股民送錢。更進一步說,資本市場火了,企業融資恢復了,就業提升了,消費升級了,難道這只是利好股民嗎?當我們要用20萬億去解決實體經濟問題的時候,難道就沒有勇氣花1%的錢解決虛擬經濟的問題嗎?須知兩者是唇齒相依,我們不希望看到唇亡齒寒的局面。
牛年來了,股市投資者都希望牛年的紅火,但是要真火,本刊以為宏觀經濟的復蘇是股市火的外部因素,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幾乎成為全球的共識,因此外部因素應該是好的;但股市火的內部因素還是供求關系,如果能真正解決歷史遺留的大小非問題,就能根除股市內部懸而未決的最大問題,牛年的股市或許能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股市總是和大多數人的預測相左,希望包括我們在內大多數人預測的牛年平衡市是錯的。
牛年牛市,會有這樣的驚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