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提出了“刺激消費,可將國企股票平均分給每個老百姓”的觀點,在得到了大多數網友支持的同時,22日,該觀點受到了多位專家的反駁。專家們認為,這種辦法不可取,動用政府資源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所帶來的經濟刺激效果,將遠遠好于分國企股票。
正方——網友:分股票有利于經濟發展
有網友表示支持,但是擔心如果老百姓不愿意長期持有國企股,紛紛賣出國家贈送的股票,這樣可能會造成股災。另外,要讓每一個農村人都大老遠地跑到城市去開一個股票賬戶,然后再去辦個第三方存管,操作不現實。
有網友則提出建議,規定股票分給老百姓后,老百姓只能享受收益,但不能出售股票。或者可以出售,但國家有優先購買權,并且還要限價,價格不能太高。
也有網友說,關系重大的公司,如軍工、能源、銀行、電力、電信、鋼鐵、鐵路、造船等,國家控股51%就行了,其余股份進行分配,分配后已有財富的人會收購股票以便控股,這是件好事,控股后主觀上競爭力更強,更有利于經濟發展。
還有網民表示,分配細節都是人想出來的,應該沒問題,把細節考慮周全些,就能做到真真正正的惠民。比如,在農村,可以以村集體或者鄉集體為單位接受國企股票。
反方——專家:劃給社保基金效果更好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謝國忠增強社會保障的想法是好的,但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常識。經歷股份制改革后,多數國企已經建立了清晰的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國有企業已經是獨立法人,股份已經多元化,和改革之初的全民所有制已經不一樣了。如果真按謝國忠建議的去做,那么,用30年艱苦實踐換來的國有企業改革成果將不復存在。要增強社會保障體系,像中石油、中石化這類企業,應多給社保基金交稅,多給財政交稅,然后政府通過擴大財政等公共開支,增加低收入人群社保基金等方法,為居民消費建立保障體系,以能讓居民安心消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中國走出危機的關鍵,是充分利用當前外需萎縮所帶來的擴大內需的倒逼壓力,從整個運作機制上全面調整中國的增長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刺激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變“為歐美人的消費而生產”為“為中國人的消費而生產”,變“傳統的兩頭在外為主的經濟模式”為“兩頭在內為主的經濟模式”。這些問題不可能靠一次性的分配股票或發放一次性消費券就能解決。
可以動員包括國企股票在內的政府資源用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效果,這樣會比直接分配股票要好得多。
此外,還可以通過放松對服務業的管制,并降低其門檻,對促進就業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減稅等措施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對于擴大內需的影響更為深遠。 (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