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社保基金買入大小非引發熱議 > 正文
據報道,中國經濟學家李稻葵近日在出席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透露,他已經將自己撰寫的“以社保基金買入大小非”建議案提交中國國務院,并且對管理層接受這一提議表示樂觀。如果此計劃通過,意味著社保基金可能在中國股市中扮演另類的“平準基金”角色(據1月6日《信息時報》)。
數據顯示,2009年是A股市場解禁限售股數量最多的一年,超過6800億股解禁量與現在A股流通數大體相當。從數量和金額上看,大小非對股市如猛虎,確實影響不小。但實際上,解決大小非關鍵在于小非問題上。大非屬于國有限流通部分,國家只要有節奏控制好,應該對市場造不成多大沖擊。而小非多屬于非國有,按照股權分置改革約定,只要限售期限一到,它就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套現。以筆者看,既然股權分置改革留下了這個“后遺癥”,國家對小非就得依靠市場來慢慢消化。如果再采取別的措施來限制,那么,將延遲中國股市成為徹底、完全市場的時間,將使得股權分置改革成果大打折扣。
從這個意義說,沒有必要設立所謂的“平準基金”,設立平準基金不利股市健康發展。平準基金一旦設立,很容易成為有關政府部門調控股市又一新的路徑,從而,發生“政策市”向“操控市”的演化。
至于將大小非甩給社保基金,筆者感覺基本上沒有操作性。一是大非問題,要么國家根據市場承受程度進行必要的限制和調節,要么直接劃撥給社保基金,不必用現有百姓繳納的社保基金來購買。二是小非問題,公司質量不一樣,股票質地相差很大,解禁時間不一樣,是統統購買還是買一部分?如果買一部分的話,買誰的?什么時間買?價位多少購買?把百姓養命錢放到風險極大的股市里,絕不是上策。
正確的選擇是,國家對大非適當限制、控制,放慢進入二級市場節奏;對小非問題通過調節市場供應量來消化,比如:在2009年大小非解禁密集時段,暫停一切IPO等。在當前的市場如此低迷的點位上,即使小非解禁,所有者也不一定出售。如果真要出售,筆者認為倒不是什么壞事。此前海通證券由于非流通股集中到期,導致股價大幅滑落,但是,最后還是企穩。必須要經過這個陣痛階段。
□付瑞雪(河南 銀行職員)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