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蠻擰硬托豈能把利空變利多
-紅周刊特約 胡東輝
本周一海通證券的最后一只靴子終于掉了下來,20.7億股的低成本大小非上市,當日集合競價跳空高開逾7%,成交量高達4886萬股。開盤后多空雙方展開激烈搏殺,多頭一度將股價拉抬至漲停價8.53元,然后在8.30元一線大量成交,全天成交2.62億股,收盤仍然頑強上漲了5%。第二天多頭再接再厲,繼續投入巨資拉抬海通證券,逆大市維持了海通證券的升勢。
多頭在明知巨量大小非解禁流通的情況下對海通證券高舉高打,這顯然不是游資的心血來潮,而是正規資金在統一指揮下的統一行動,其目的是想畢其功于海通證券一役,強力扭轉視大小非為洪水猛獸的市場心理,把大小非解禁這個利空因素扭轉成利多預期。這種蠻擰硬托真能得逞嗎?或許能奏短時之效,但長期來看,麻痹投資者的后果將更為嚴重。
圍剿海通證券大小非有深意
2008年末發生在海通證券上的是一次經典戰例,市場主流資金試圖再次創造歷史,多達22家機構動用巨資圍剿海通證券大小非。事實上,此前主流資金已經在中國太保身上小試牛刀,并初戰告捷,在中國太保15.8億股大小非上市當日托住了其股價。但海通證券非同一般,雖然承接有力,然而大小非的拋盤也毫不手軟,最終雙方僵持不下,主流資金略占上風,但也銳氣受挫。
海通證券是受大小非傷害最重的一只股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從20元上方一路暴跌至8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證明大小非原罪的標志。因此,主流資金激戰海通證券大小非具有深層含意。有關方面的如意算盤是:如果在海通證券20.7億股大小非上市的當口能夠力挽狂瀾,那么就能扭轉大家的成見。過去在內部職工股、轉配股上市時就這么干過,一開始投資者也是怕得不得了,后來幾次逆勢炒作還真把利空炒成了利多,以后每逢有內部職工股、轉配股上市的股票就大漲,以至于一些股評家以此作為薦股的理由。
當時這一招之所以能一時得逞,是因為內部職工股、轉配股的總量并不大,市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來消化這些增量股票。但是所謂利空變利多畢竟只是表面的,因為流通盤的擴大是實實在在的,上漲的股價最終還是要資金來支撐的。實際上,那些轉配股數量大的股票以后都經歷了漫長的股價回歸之路。而現在的大小非情況則完全不同,其增量總額超出了市場的承接能力,因此即便只是在短時間內集中優勢資金打殲滅戰也難以奏效,更無法產生示范效應。這是主流資金決戰海通證券大小非無人跟風無人喝彩的主要原因,因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拉抬選錯時機違背市場規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通證券被大小非壓倒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真實反映了大小非的危害性。現在很多人要求大小非能夠主動延長鎖定期限,以求緩解市場壓力。其實這是錯誤的,既然大小非到了解禁的期限,那就應該允許隨意拋售,否則解禁了等于沒解禁,依然會嚴重干擾投資者作出正確的判斷。像海通證券這種情況,有資金逆市拉抬,大小非趁機拋售是好事,那就是告訴拉抬的資金,在這種時候拉抬股價是選錯了時機,違背了市場規律。這個時候如果不讓大小非拋售,那就無異于配合拉抬資金的炒作,誤導投資者,貽患市場。
雖然蠻擰硬托的確能夠暫時穩住股價,但對托盤資金的消耗也很大,因為本來完全可以在更低的價位上買入更多的股票,而且托底的效果也更好。主流資金為了激勵投資者的信心硬著頭皮高舉高打,大量損耗了生力軍,最終既搞亂了市場,也把自己拖入了泥潭。事實上就在主流資金首戰海通證券大小非時,大盤失血,一度大跌45點,后來因為勉力托住了海通證券的股價,大盤才回升企穩,但第二天大盤仍然沒能穩住。一只海通證券就讓大盤如此失血,后面還有更多這樣的股票,都要這么高舉高打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市場真有如此大的承接力,那么大盤也不會從6124點一直跌到1800點,大小非也就不會成為困擾市場的問題。
其實對海通證券完全可以順其自然,本來其股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有限,如果沒有更多的接盤,大小非想拋售也難,主流資金完全可以在更低的價位上多揀一些籌碼。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那些急于在年底前套現資金改善業績的大小非會拋售,比如二紡機這樣的公司,沒必要讓他們賣個好價錢。主流資金高舉高打的結果是激發了更多大小非趁著股價上漲趕緊拋售的欲望,為大小非做了嫁衣。利空總歸是利空,沒必要自欺欺人,硬扭的利多最終還是要現形的。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