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2008中國金融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12月26日,“2008中國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會議,原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會上表示要避免做空的機制,對隨意做空應嚴查。以下為周正慶發言全文:
周正慶:女士們、生們,上午好!
我今天想講的題目是《堅持改革開放,構建中國特色資本市場》。
我想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金融風暴引起的思考。從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不能不引起人們深刻的反思。我認為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與近代歷史上歷次的金融為己有很多不同,至少有三個特點。
第一,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點是在美國的核心華爾街。而且是頃刻之間土崩瓦解。世界知名的五大投行三個垮臺,兩個被迫轉型為傳統的商業銀行。三大金融機構為了賺錢違背職業操守,他們自己都承認,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第二,美國為了轉嫁自身的金融風險,通過所謂金融創新開發各種衍生產品,加之虛假信用評級,把風險損失轉嫁給全世界,使各國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遭受了嚴重的沖擊,使眾多的投資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從而,導致了消費需求、企業盈利和就業形勢的不斷惡化,呈現了世界性的經濟衰退。
第三,這場金融災難,標志了現代美國金融制度神話的破滅。既是美國國家的信用危機,也暴露了自由市場經濟學理論的種種弊端和制度缺陷。
面對這場危機,使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既然被一些人經常宣揚和推崇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已經出現了重大的弊端。面對嚴重的金融危機,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不得不放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說教,斷然采取國家強制干預的政策,對此我們理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
要敢于質疑西方的經濟理論,絕不能盲目崇拜和照搬。我們要善于獨立思考,吸取經驗教訓,真正搞清楚哪些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人類社會創造的文明成果和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的現代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哪些是不能學習的糟粕。我們的金融改革必須國家利益和社會責任為重,要把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服務國民經濟全局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我認為建立和發展中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既不能脫離國際金融市場搞封閉運行,又不能照抄照搬美國的模式。而是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同時,消化吸收國外的經驗,精心鑒別趨利避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
首先,要學習應用我們自己的理論和政策去指導資本市場的發展,理論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于”和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政策就是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也就是所謂的國九條。
小平同志在92年南方談話當中指出,證券股票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要堅決試。他還曾指出,判斷“姓社姓資”的指標,是看是不是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是否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于,加上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我認為這就是衡量我們的資本市場搞得好不好的根本標準和追求目標。絕不能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那一套,來作為衡量我國資本市場好不好的標準。
不僅是資本市場,也包括貨幣市場、保險市場,也包括金融宏觀調控。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和科學發展觀的,都應當理直氣壯地去辦,而且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辦好,不符合的就不辦。
我相信,有了三個“有利于”和“科學發展觀”、“國九條”的指導,各地區、各部門都可以樹立全局觀念,充分了解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性,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更好地位全局服務,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
其次,要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目的,但是監管是重要條件。不發展是死路一條,不創新社會難以進步。只講發展創新、不講監管,西方發生的金融危機就是必然的下場。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監管,市場才可以得以健康地發展。從美國的次貸的產生到衍生產品的泛濫,從綜合混業經營性存在到最后的投機行為,都指明了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政府和各經營主管部門放開了監管,使眾多違法違規的行為大量出現,為了貪婪追逐高利,可以不擇手段,我認為我國的市場應該從五個方面強化監管做起。
第一,要強化綜合治理。堵塞和實施綜合毀滅經營中存在的漏洞。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要聯合起來制定綜合官官的法規,三會協同工作,把監管落到實處。
第二,對各類衍生工具和產品要加強監管。凡出臺新的品種,必須有嚴格的監管措施,要研究制定衍生產品的管理條例,要明確主管部門的職責,要堅決避免出現發行無人負責的狀況。
第三,要研究制定條例,明確監管的主要部門和職責,避免出現無人監管,放任。
第四,要避免做空的機制,對于隨意做空要進行嚴格的查處。
第五,對于媒體關于股市的評論節目要加強監管。凡是不利于股市穩定的要進行清理整頓,對于虛假傳播和造謠生事要建立責任追求。
二是要正確處理股票市場上漲與下跌的問題,股票市場有漲有跌,都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從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實踐經驗來看,要力爭避免短期的大起大落。努力爭取實現長期穩定發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慢牛。我國資本市場從2001年開始出現了持續4年低迷的狀況即可以明顯看出它的持續低迷的消極。從01年開始,A股投資功能逐步萎縮,05年全年發行股票融資僅57億,基本上處于停頓狀態,股市籌資停滯,其他的功能更無從談起。而06、07年加快擺脫的步伐,對于我國的持續發展起到了更大的支持作用。僅這兩年,國內外投資就達到了1.4萬億,是資本市場發揮功能最好的兩年,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改革的發展。
剛才明康同志講到了我們四大銀行的改革,就是在這兩年,在資本市場向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資本市場上市、投資,建立現代化的金融管理制度。沒有這兩年的大發展,銀行四家改革是無法推進的。
無獨有偶,剛剛好轉的股市,由于種種復雜的國內外因素,出現了重大的反復,重現了危機。這些事實再次告訴我們,持續快速下跌,對于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