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證監會規范大小非解禁 > 正文
監管頭痛 借道重組減持漸多
上市公司這廂發公告計劃重組,大小非那廂忙著減持股票。
兩個月減持超過800萬股,吉林制藥上演了堪稱最經典的大小非假手重組借機跑路的案例。更多的大小非也在效仿,尤其是年終歲末,各家上市公司重組高峰突然到來,重組似乎成了大小非集體逃跑的秘密暗道。
“證監會顯然在關注上述行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認為,上市公司通過重組改善企業質量是監管層鼓勵的重要方向,但如何防止大小非借機跑路是一個新命題。
“我們遭受到了來自監管層和諸多散戶的高度質疑,過去1個多月來,吉林省證監局局長江連海、上市公司監管處李立國處長多次致電公司高層,要求內部檢討已經宣告失敗的重組行為,為何成為大小非借機跑路的特殊通道。”吉林制藥一位董事級人士說,上市公司本是為了改善公司質量謀劃重組事宜。“如果重組成功可能皆大歡喜,問題是我們和青海濱地鉀肥的重組失敗了,而此時二股東吉林省明日實業有限公司在重組開展以來的兩個月時間內,已經累積減持超過841萬股。”
“歷時7個多月,從開展重組,到二股東承諾不減持,再到宣布已減持,最終重組失敗,吉林制藥明顯存在蓄意操縱市場價格的嫌疑。”北京工商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胡逾越認為上述行為對現有的監管體制正在構成新的挑戰。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二處處長程緒蘭表示,上市公司謀劃重組與大小非借機出逃之間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因果關系,很難判斷。中金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