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義興
16日,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通縮壓力,年內央行還會再一次降息,至少是27個基點,“也許很快”。從明年來看,存款利率將會下調到1%以下,貸款利率也會下調到4%以下。龔方雄還預測,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穩定樓市和股市的政策出臺。(12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
龔方雄的話音剛落,央行行長周小川就在香港表示 “近期有降息壓力”;而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更是出臺了3項措施促進樓市發展。這是巧合嗎?如果是,為什么我們的政策總與龔方雄的預測這么巧合呢?
實際上,從早前龔方雄對決策層“千億經濟刺激方案”的預期準確性,及其對市場的影響來看,或許市場會有不少人相信龔方雄對相關政策和市場的預期。筆者想說的是,與市場專業人士預期相比,有關決策部門是否應當更加關注市場對政策的預期,以及把握這種預期對市場影響的主導權?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信息、尤其是對市場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性信息,對市場各方的利益博弈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甚至有的還對利益博弈結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換句話說,如果市場一方能夠在市場信息上占有領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決定其擁有市場的優勢,利益可能也會因此猶如探囊取物而唾手可得。因此,市場信息取得的對稱性,就是衡量市場公平水平的一把重要標尺,也是市場監管機關防范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行為時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命題。
也許是源于當前國內市場所處的階段性原因,信息發布的對稱性還存在相當的問題,由此產生的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行為,也時不時會出現。就以龔方雄早前對經濟刺激方案的預測為例,其不僅使股市出現“一日行情”波動,而且事后也證明其對政策的預測八九不離十。當然,這可能是因為他對政策趨向把握與專業水平較高的緣故。
但是,并不妨礙我提出這樣的問題:與專業市場人士相比,對有關市場公平交易的信息,特別是對重大決策信息來說,決策部門是否更應把握市場對有關信息預期的主導權?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經濟政策不是由決策部門首先公布,而是為專業市場人士做出預測、并屢屢被事實證明準確性很高時,久而久之,市場就可能將對政策的預期目光,從決策部門轉移到具有利益背景的市場人士身上。這樣的結果,不但會使決策部門所應有的相關主導權旁落,而且如此市場思維定勢一旦形成,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行為也會有相應的存在空間。
所以筆者認為,有關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信息進行監管的同時,也要重視把握自身對市場政策預期的主導權。因為這關乎市場公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