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鶴鳴) 進入12月,面對年內第2大解禁高峰以及即將到來的規模解禁最大的2009年,如何解決大小非也漸漸成為一個“國際問題”。瑞信中國證券研究主管陳昌華建議,可通過港股市場減持大小非。
設百億基金承接大小非
陳昌華建議,可以在香港市場設立一個規模為100億人民幣的A股ETF基金,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以吸收準備減持的“大小非”股票作為其構成基金指數的股份來源。
第一步,以一家內地中資或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該基金的管理者,負責向組成相關指數的國內上市公司的“大小非”股東詢問是否有意出售解禁股份,再以“先小非、后大非”的原則從相關股東手上購入,組成這個指數基金。
第二步,該基金在開始時可先以封閉式基金的方式發行,以避免內地市場擔心因可能出現的基金贖回而對股票造成拋售壓力;但在基金上市后,應明確“封轉開”的時間表。以后,這些ETF基金應盡量以開放式基金的模式來發行。
第三步,允許A股上市公司把一定數量的“大小非”轉為H股,從而實現“大小非”在兩個市場的分流。
陳昌華認為,通過以上3個步驟可使一部分A股因“大小非”解禁所造成的潛在供應轉化到香港市場。
部分券商謹慎歡迎
針對這一建議,國內部分券商表達了謹慎的歡迎。英大證券李大霄認為,在目前內地與香港之間尚未建立通暢的資本流動通道的背景下,該方案的可操作性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比解決大小非問題更為重大的問題是如何做大做強本土A股市場,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A股的市場規模從過去香港市場的不到1/10已經一躍超過香港市場,發展速度令全世界驚訝,如果此刻因為大小非而假手香港市場,并不利于未來A股市場的長遠發展。
有股民表示,現在H股遠較A股便宜,況且現在香港股市自身難保,香港投資者不會愿意再為A股分擔大小非的壓力;還有股民干脆認為,如果借道減持可行,與其借道香港還不如借道美國股市,讓全世界的投資者來分擔A股的大小非減持壓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