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姜艷艷 發自北京
昨日關于平準基金的傳聞不斷:國家信息中心建議籌建股市平準基金、平準基金已被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學家厲以寧提議建立股市“調節基金”。
不過,謝國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A股市凈率是2倍左右,但相對1.3倍的H股來說并不便宜,兩地冷暖不一的情況下,推高A股或許是給跨境套利者提供了便利,最終H股取暖獲利。
平準基金議論再起
圍繞平準基金的討論從今年年初開始從未止歇。近期關于平準基金,出現兩大事件,一是11月初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提出規模為6000億元~8000億元的平準基金方案;另一個則是“十教授聯名上書提振股市”的建議,其中提到了平準基金的具體來源。
上述報告引發市場關注的“看點”是,相關人士均表示已經遞交高層——由于推出平準基金涉及的國家相關部門較多,最終市場認為只有國務院拍板,才能付諸實施。
昨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最新的“我國宏觀政策十大取向”,其中針對股市提出未來財政政策應該籌建股市平準基金。此前兩天,厲以寧公開表示政府可以借鑒1997年香港成立專門的 “股市調節基金”的經驗,用于購買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并鎖定三年不轉讓,穩定和發展資本市場。
“十教授”之一、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金巖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讓平準基金有選擇地針對優質股為大小非接盤,可以較長時間穩定資本市場,并且市場轉好后這些投資也可盈利。金巖石表示,作為股改的遺留問題,大小非問題需要股改配套措施來解決。
北京大學曹鳳岐教授也表示,強烈呼吁推出平準基金。平準基金入市意味著管理層與投資者共進退,這樣才能將市場缺乏的信心樹立起來。“要看到的是平準基金的推出并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曹鳳岐提醒注意的是,平準基金需要多部門多層次的溝通,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贊同平準基金的看法是,在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均有平準基金,其中獲得成功者不在少數,由于平準基金具有長期穩定作用,市場低迷時買入股票,市場轉好時釋放股票,對于管理層也是良好的投資工具。
啟動股市有助于恢復市場融資功能,真正讓企業受益,進而刺激內需,推出平準基金十分必要——教授們認為2000億元的平準基金就能提振信心,其資金的來源是2007年征收的股市印花稅。
平準基金不改市場趨勢
全球同冷暖的情況下,經濟下滑引發股市暴跌也是正常之事。謝國忠表示,如果此時耗費巨大精力在A股推出平準基金,拉動市場,“我有點看不明白”。
謝國忠表示,現在在A股放一把火,無疑就是給套利者做了幫兇——“現在港股的市盈率那么低,A股的股票還不便宜,尤其是兩地同時上市的股票價格差距太大,人家肯定跑去炒港股。”
早在今年八九月份,謝國忠就曾預測中國不會很快推出平準基金。
“因為當時大家說中國會用外匯儲備來成立平準基金,這是不可能的。外匯儲備不是口袋里的錢,隨時都能拿出來,再說這部分資金回到中國還要再發行人民幣對沖,又會引發通脹。”對這個判斷,謝國忠表示主要是對外匯儲備用作平準基金的來源表示反對。他認為,中國如果要推平準基金,必須依靠中國國內的財政政策。
不過,雖然當下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是他仍不認為平準基金現在推出是正確的。
“平準基金已經談論多次了,很多時候就是在給股民畫餅,告訴大家不要跑還可以投資”,謝國忠表示,投資者要注意的是,經濟短期內(半年左右時間)的確有通縮壓力,因為美元見頂、股市見底、債市見底都會在這兩個季度內發生,CPI會出現大幅下降。
但是從中期角度看,美元見頂再貶值就會造成貨幣泛濫,加上生產力增速放緩,通貨膨脹遠遠沒有消除,長周期內世界經濟仍處于通脹壓力之中。
而多位市場人士也表示,從市場實際情況看,推出平準基金的多個市場中,像香港那樣成功的案例比較少,多數都是資金被套牢,在宏觀經濟剛剛下滑,尚未摸清市場底部就推出平準基金,顯得“行政性”大于“市場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