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海洲
針對中國建筑發行的傳言,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證監會尚未下發上市核準文件,尚談不上發行。今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就希望監管層把握新股發行節奏,證監會一直嚴格發行監管,做好審核核準,此項工作從來沒有停止,現在還是在按市場情況控制和把握節奏。
事實也確實如此。由于股市持續低迷,IPO審核自從9月17日最后一次發布發審委工作會議公告之后,處于停頓狀態已達兩個半月之久。而自從9月25日華昌化工上市以后,新股上市也已經停頓了兩個月。證監會在按市場情況把握新股發行節奏方面所做的工作有目共睹。
那么,為什么近期有關新股發行開閘的傳聞在市場上廣為流傳呢?這恐怕與近期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開閘有關。進入11月以后,隨著政府4萬億救經濟計劃的出臺,滬深股市也走出了一輪“救經濟行情”。而借行情走穩之機,上市公司公司債與公開增發漸次拉開序幕:中石化200億公司債券、中石油300億公司債券的發行紛紛闖關,東方電氣、開灤股份的公開增發也同時實施。此外,西南證券借殼上市也獲得批準。由此,市場難免對IPO的開閘充滿擔心。更何況,目前新股發行的壓力甚大,已過會而未發行的公司有30多家,而等待排隊過會的企業更是達到300多家。目前已進入年尾,那些已過會還未上市的公司,如果不能抓緊上市,一旦拖到明年,屆時又需補充2008年度的相關資料。正是出于上述種種考慮,關于新股發行開閘的消息,才會在市場上接連不斷。
當然,不排斥也有投行在幕后積極推動的因素。因為新股發行停頓,保薦機構、承銷商的相關收入大受影響。為了切身利益,投行也會在幕后積極推動新股發行。哪怕行情再低迷,投行也總是希望把新股發行進行到底。
但新股發行顯然要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雖然有4萬億救經濟計劃聲勢浩大,兩市走勢有所轉強,但行情總體上并未從低迷中走出來,因為投資者的信心很難一下子恢復過來。而11月份大小非的減持加速,這又對投資者的信心構成打擊。12月兩市又將迎來今年大小非解禁的第二個高峰,共有133家上市公司的233.1億股限售股將陸續上市,按11月28日收盤價計算,12月限售股解禁總市值約1794.85億元,比11月的解禁市值增加逾九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倉促恢復新股發行,必將對投資者的信心再度構成重挫,“救經濟行情”的成果豈不毀于一旦?
不僅如此,目前的新股發行制度還存在著重大的弊端需要加以改革。困擾目前中國股市的大小非問題,其根源就在于新股發行制度上。一方面是大小非的低價發行,另一方面是公眾股的高價發行。而這樣的發行制度目前仍在延續。如果不對此改革,那么源源不斷的大小非將鬧得股市永無寧日。因此,改革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勢在必行。即從新股發行時開始,就切掉大小非的尾巴,讓大小非的成本與公眾股的發行價格接軌,并在上市時一并上市流通。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新股發行的重啟才是健康的。
因此,在新股發行制度沒有作出相應的改革之前,新股發行還請稍安勿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