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察家
一份由十位教授聯名發表的關于把提振股市作為擴大內需切入點的文章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他們建議政府將提振股市作為本次擴大內需的切入點(據12月1日《證券時報》)。
縱觀這份建議,核心觀點無非兩點:一是將中國股市暴跌的根源歸結于“大小非”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提出通過“大非自鎖,小非分割”的方式限制“大小非”的流通;二是設立平準基金,為股市注資,推高股市的指數,挽救中產階級。
中國股市暴跌的真正根源并非像十大專家說的是由于“大小非”的減持,而是前期的非理性暴漲和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基本面逆轉的必然結果。
對于被十大專家認定為股市暴跌罪魁禍首的“大小非”,雖然他們特別強調,“絕不是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否定,而且是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完善”,但這顯然不能掩蓋該建議實際上否定股改的事實。流通股股東當年與“大小非”自愿達成的股改契約的神圣性不容置疑。如果對于股東投票贊成的契約說改就改,說推翻就推翻,則任何人都可以隨便悔棋,除了讓股市的制度信用崩潰,對于中國股市的長遠發展又有何益?
而對于十大專家提出的設立平準基金的建議,在目前監管的監管能力和監管體制下,更是讓人憂慮。
我們必須澄清一個基本的常識: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設立平準基金,更沒有一個國家設立所謂的長期的平準基金,很簡單,這和股市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曾經有過平準基金的國家或者地區,無論是中國臺灣、香港,還是日本,一是設置的時期都屬于非常期,比如香港為了應對游資的襲擊,中國臺灣和日本為了應對股市泡沫的破滅,但實際運行效果并不理想。
在我們這樣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設立平準基金不僅平準不了股市,反而只會更加加大股市的波動,成為機構和莊家炒作并洗劫投資者的工具。
更令人關注的是,十大專家對未來的股市定位完全是政策市的思維,這是建議的最大要害。為了促使政府下決心,他們甚至給政府給出了時間表,“關鍵是不要錯失今年四季度戰略時機,錯過這一時機,一旦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業績大幅下滑,就會陷于更大的被動,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指數的壓力下,我們是重新回歸“政策市”的桎梏,還是堅持市場化的制度建設的努力,毫不夸張的說,這已經成為關乎中國股市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
我并不否認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關鍵是我們要真正找到中國股市缺乏信心的制度根源。筆者建議一切真正熱愛中國資本市場的人士,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低迷的時機,注意力集中到中國資本市場“三公原則”的制度化建設和市場化努力上,集中到監管的完善和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上。通過改革發行制度,引入集團訴訟,完善監管和信息披露等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奠定一個好的制度基礎。
□馬光遠(北京 學者)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