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的秋天來得有點晚,雖是11月的天氣,瑟瑟秋風吹來,反而頗不習慣。不過,對于在股市打拼的朋友們來說,恐怕早已是噤若寒蟬了。從6124點下來,A股最高跌幅達到了73%,悲觀情緒依然占據主流。
不過細心的人可以發現,近期在A股依然凄迷的時候,香港股市卻開始大幅反攻。在10月底,恒指探至10676.84點的10年最低點之后,指數開始一路扶搖直上,一度收復了15000點的大關。其中,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中資股掀起的H股回購增持潮是一大推手。會有朋友疑惑,為何相對于H股,A股的增持和回購雷聲大、雨點小呢?筆者認為有兩大原因:第一是相對于H股,A股依然估值不低。截至11月7日,上證A股靜態市盈率14.42倍,而H股市盈率反彈至今,依然不到10倍;第二點顯而易見,香港股市沒有令人聞之色變的大小非。例如,海通證券上周跌幅高達三成,正是因為6.446億股解禁股即將上市,這是現有流通股的近3倍。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對于平準基金的預期開始越來越強烈,在A股信心極度低迷的現狀下,要想走出低谷,必須要一個持續的強力來推動,而平準基金則成了救命稻草。前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等官方人士近期紛紛呼吁推出平準基金;而國泰君安分析報告認為,若平準基金規模達到3000億元,可望成為A股市場堅實的穩定器;甚至還有媒體披露了某權威研究機構設計的規模高達7000億元以上的“平準基金”方案,該方案建議若A股跌至1500點的位置,則“無條件”大舉買入50成份股。
很多人憧憬平準基金是因為香港的先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時,索羅斯為首的投機力量大肆做空港股,為此港府拿出了1180億港元奮力護盤,成功擊退了海外炒家。截至2002年,該筆資金,甚至還有超過1000億港元的浮盈。不過參照日本在最近10多年,類似平準基金對股市的干預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反而影響了股市的自我復蘇。
筆者持這樣的觀點:平準基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推出時機,從產業資本和QFII開始加大進場力度看,市場已經開始其自我修復機制。市場需要平準基金機制,但其出發點不應該是將指數往上拉,而是防御來自境外市場的新的惡性沖擊。好鋼用在刀刃上,在筆者看來,A股市場上并不缺錢,缺得是信心,如果有專項資金,幫助優質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扭轉目前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的悲觀預期,同時加強股市的制度建設,推出完善避險機制,讓更多的人愿意將錢投入到股市,這樣出臺平準基金才能真正地發揮其“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賈肖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