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立良
大小非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由股改產生的限售股解禁減持等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全流通市場下的一個新情況,是大宗股份轉讓需求迸發后必然會帶來的新問題。
從今年開始,市場才真正開始向全流通過渡。當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完成融合后,市場到底將形成怎樣的估值水平和市場結構,是市場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引發市場調整的重要因素。
同時,在當前限售股解禁期到來后,限售股減持變現比例維持在較低水平,表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換手還遠未充分完成,致使全流通機制下的價格仍然無法形成,因為只有交換才能形成價格。市場跌宕起伏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估值體系重塑的過程。
在股改之前,上市公司股份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非流通股只能轉讓,不能上市流通。而股改就是要解決這70%股權的流通問題。在股改完成后,這些股份自然就可以流通了。由于其數量龐大,集中釋放肯定會給市場帶來壓力。所以,全流通后,市場需要大宗股份轉讓平臺來緩解市場壓力。
在全流通背景下,對限售股解禁問題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在整個制度轉軌過程中,思維也要轉軌。
限售股的性質已定,就要建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是針對新的情況建立新的制度。不讓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出售或給其加大出售成本,這是倒退回去的思路。既然限售股是市場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就要針對新的情況完善新的制度安排。
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針對股改的大小非,或者說不只是針對股改的大小非。既然是針對股權分置改革以后,全流通市場大宗股份的轉讓需求來完善他的制度安排,所以這些制度安排針對的就是大宗股份的轉讓。
股改帶來的限售股問題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相反,大宗股權的轉讓問題,將是全流通市場的持續性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市場的新問題呢?監管層給出的思路是引入券商中介,建立二次發售機制。但無論是引入券商中介還是建立二次發售機制,在推這項改革的同時還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這對穩定市場的預期非常重要。
證券市場發展的根本還在制度建設。“國九條”確立了證券市場發展的指導思想,但具體路徑還需要審慎設計。其中,推進機制、制度改革,解決制度性問題仍然是市場面對的最大課題。大宗股份轉讓的制度安排就是一個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今年是全流通價格形成剛剛開始的一年,我們所有人都是小學生。”誠哉斯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