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志順/繪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三次回應措辭有哪些改變?
從7月18日至8月15日這一個月間,包括此次在內,中國證監會三次就市場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其中措辭的變化無疑使得廣大投資者關注。
關注逐步加深
此次,中國證監會首次直面股市連續深幅下跌,并提出了對市場波動高度關注,將繼續按照遠近結合、統籌兼顧的原則,及時研究市場調整變化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促進股市健康穩定發展。這個表述在前兩次中是沒有的。
措施逐步到位
在前兩次的措辭中,中國證監會更多是采用一種分析的口吻,如在7月18日表示,一些大小非主動延長鎖定期完全是市場的自主選擇行為。此次對規范大宗股份轉讓提出了明確的政策計劃,如引入二次發售機制,開發可交換債券,實時監測國有股等。
影響市場幾何
此次證監會明確表示,將繼續改善市場供求,并將采取措施推進上市公司回購、分紅。這對于股市長期建設無疑是一大利好,但目前影響股市運行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還是非常復雜,僅憑證監會的一個講話,就使得股市擺脫頹勢還是不現實的。(東方網)
救市是否值得期待
通觀證監會的信息,可以用一句話形容,救市有心無力。
大小非:無力阻止,只會驚嚇
大小非問題的核心是大小非的持股價格對二級市場估值體系的沖擊,大宗交易沒有解決核心難題。引入“二次發售機制”——什么叫二次發售?是向二級市場發售,還是在大宗交易市場交易?如果是后者,恐怕會讓大小非股東們不寒而栗,加速出逃。
證監會無法與掌握權力、資金的大小非及代言者達成妥協,屢次出空言驚嚇,遲遲沒有實際行動,結果是讓驚弓之鳥們趕緊出逃。
大盤股:發行應市場化
發言人稱,已經考慮到市場的承受力,降低了融資節奏。對于習慣資本市場只有單向融資功能的人來說,少吃一口肉自以為是菩薩心腸。
筆者不僅不反對公司IPO,還主張發行市場化,不要實行名為核準實為審批之類的掩耳盜鈴之舉,發不發得出去、以多少價格發行全看市場臉色。筆者反對的是南車、中國中鐵1元以下的凈資產,堂而皇之地在二級市場上登堂入室,還以實際上的巨量限售股享受發行高溢價。
再融資:唯一利好
唯一利好消息是將分紅與再融資聯系起來,這是中小投資者的福音,可以扼制上市公司的貪婪之胃。希望有關細則趕快出臺,以免讓渾水摸魚者借著市場化的幌子不斷圈錢。(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