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海洲
盡管證監會有關人士強調大小非減持并非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認為大小非并非洪水猛獸,但市場對大小非問題仍然是心有余悸。
鑒于國企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國有大股東對待股票減持的態度對市場來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在證監會有關人士表示不會再給大小非流通加第二把鎖的情況下,解決大小非問題的希望更是寄托在了大非們的身上,這其中國有大股東的態度又最為重要。而國資委作為國企的掌門人,人們把解決大小非問題的希望寄托在國資委身上,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在大非流通的問題上,作為國企掌門人的國資委更有說話的權利,更能主宰大非的上市流通。
但李榮融關于國有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大量減持”的講話并不能令人放心。畢竟這個表態過于抽象,而且這個表態也談不上是對國有大股東的約束。實際上,在大非的減持問題上,國資委完全可以更有作為一些。
目前在大非減持問題上,國資委對國有股東的約束主要是去年7月6日發布的 《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根據該辦法規定,國有控股股東在連續3個會計年度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累計凈轉讓股份的比例未達到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且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的,可由企業按內部決策程序自主決定;超過5%或者雖然不超過5%但會造成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的,需報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后實施。
就《暫行辦法》來看,國有股東可自主決定的減持數量并不大,連續3個會計年度內累計減持的股份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這也正是李榮融表態國有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大量減持”的原因。但問題是,這并不意味著國有股東3年減持的股份就只能控制在5%以內,實際上,國有股東同樣可以進行更多的減持,只不過超過5%的減持需要經過國資委的核準而已。也正因如此,這就使得國有股東的減持數量又變得不確定起來,所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大量減持”同樣也就變得不確定了。這也是市場對國有股減持充滿顧慮的原因所在。
其實在國有股減持問題上,國資委完全可以有進一步的作為,可以拿出具體的措施與數據來證明國有股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大量減持”。比如拿出一個國有股減持的具體指導意見出來,規定哪些企業國家要絕對控股,這些企業國家持股將不低于多少比例;哪些企業是國家相對控股,這些企業國家持股的比例不得低于多少比例;還有哪些企業是國家將要退出控股的等等。
如此一來,到底有多少國有股是永不流通的,有多少股份是將要流通的,國有股減持的壓力到底有多大,投資者才能一清二楚。因此,與其空喊國有股減持壓力不大,不如拿出具體的減持數據出來,這樣更能消除市場的恐懼感,更有利于股市的維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