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梅森:推出平準基金 保衛中國股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14:22 大眾證券報
周梅森 憑心而論,最近一段時間,政府和管理層對中國股市是呵護有加的,對市場聲音給予了積極回應。調整了不合理的印花稅,對大小非減持進行了政策性制約,對那些違規減持的大小非股東進行了及時處理。由此可見,政府及管理層和各類投資者一樣,期望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發生,奧運即將開幕的情況下,不愿看到市場出現非理性暴漲暴跌。市場也是講政治的,看懂管理層的政策意圖后,各類投資者配合默契,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股市也沒暴跌,五月十二日后的中國股市,展現了一個崛起的東方資本大國的風范。 然而,六月十日央行上調一個點的準備金率,卻意外地壓垮了市場。當日,滬市跳空一百多點開盤,以千家股票的跌停,宣告了管理層救市的失敗,人們眼中的政策底成了又一個難以逾越的市場頂,中國股市再次淪入難以測底的深淵,進入了2000點時代。很多市場人士震驚之余,情緒化地發泄,甚至認為政府誤判了形勢,出手太重。 我的看法不是這樣。我不認為這次銀行準備金率的超常規上調旨在打壓股市,更傾向于認為,政府和決策層這時出手,是不得已而為之。由于美元貶值和石油暴漲,全球性的輸入型通漲已是事實。中國潛在的通漲壓力很大,越南不可類比,我們只說我們自身。現在的情況是,政府出于抑制通漲,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考慮,人為壓制油價電價以及勞動力等相關生產要素的市場價格,事實上已造成了中國制造補貼全球的現實。任何人都清楚,這種政策不可能具有持續性,油價電價的市場化進程將是不可避免的。而油價電價的上漲,勢必會造成下游產業的自然漲價,中國經濟出現兩位數的通漲率不是不可能的,為防患于未然,及時收緊流動性,該出手時就出手,合情合理。 可這不等于股市就該在暴跌了50%后,繼續這么非理性地暴跌下去,更不等于說,政府和管理層就束手無策了。我認為,在這種灰暗時刻,我們可做的事情其實還很多,首先是流動性的疏導。是像以往一樣導向境外,鼓勵成立更多的境外投資基金,開通港股直通車,甚至以主權投資的形式向境外資本市場投資,還是把資金流導向國內市場,保衛中國市場?答案不言而喻,應該導向國內市場,我們的政府和管理層應以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過度的流動性為依托,成立平準基金,用明確的國家意志告訴市場,中國資產的定價權在中國。 中國不是越南,也不是美國,經濟在健康發展,盡管目前在全球輸入性通漲壓力和自然災害面前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這是階段性的,未來前景依然光明而美好,讓全球投資者充滿憧憬。應該說,從6000多點一路調整下來,3000點的中國股市已是遍地黃金,資產價格從高估走向合理,走向低估,甚至嚴重低估,比如工商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這類銀行股;比如振華港機這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壟斷地位及定價權的績優股,市盈率僅僅十余倍。我們與其到海外風險市場去冒險,去買美國國債,倒不如從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中拿出一部分成立平準基金,保衛中國股市,抑制市場的暴漲暴跌。 這是不是政策救市呢?當然是。該不該救呢?我認為該救。且不說成熟的香港市場此前曾有過類似舉動,就是從中國股市政策市的特征來說,政府和管理層也應該承擔起政策的信托責任。讓市場至今擔憂不已的大小非問題就是政策的結果:當年對價嚴重不足,讓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成太低,造成了市場今日的危局。更讓人不解的是,成立不足一年的中國建筑120億股可以由政策特批在這種時候上市,一些比中國建筑好得多的公司卻上不了市,這政策特征還用說嗎?! 中國股市不缺資金,流動性依然過剩,中國股市缺的是信心。如果有政府背景的平準基金高調入市,我相信也許用不了多少資金的低位投入,就能把市場的信心一舉挽回,遏止住目前的潰局。當然,不排除出現瘋狂暴漲,那時,平準基金就該賣出股票,反向制約了。 那么,還等什么?當斷則斷,盡快行動起來,推出平準基金,并使之長期化,制度化,用國家意志托起市場信心,保衛中國股市吧!如斯,則功在國家,利在人民,一個穩定理性的市場也就可以期待了。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