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檀:以融資融券救市是飲鴆止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02:58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評論員 據說,為了救市,有關部門即將推出融資融券試點。以融資融券救市,無異于飲鴆止渴。 對融資融券存在兩種觀點。周洛華先生認為,推出融資融券沒有全方位對沖工具,因此,需要推出備兌權證計算出借成本對沖風險。東方證券的周冰針鋒相對,認為融資融券不關備兌權證的事,沒有一個券商機構會傻到大筆資金融券進行全過程全對沖,技術條件上做不到,也沒有必要這么做。 在周冰看來,券商融券很簡單,既可以向自營部門借入證券,在證券金融機構成立后可以通過證券金融公司向社保、保險、基金等機構借入證券,同時向公司大股東借入證券。前者是長期持股的戰略投資者,控股股東持有股份的目的是維持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是為了在市場上拋售。因此對其而言并不存在股價下跌風險,出借證券是無風險收益。既然絕大部分證券出借方沒有因為出借證券多承擔風險,因此,不需要設置風險對沖機制。 這真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理論,他以供求關系而不是以風險與收益關系來理解資本市場。如果證券緊俏,那么融券的價格就上升,證券滯銷價格下跌,只要出借方與借入方雙方協定就可以,因為出借方獲得的是無風險收益。對此論斷我只能說,這位周先生比較適合于去賣白菜和蘿卜。因為他心目中資本市場的供求關系就和菜市場的供求關系一樣簡單。 我們只要問三個問題,就能破解資本市場的供求關系說。 第一,在資本市場是否存在著無風險穩定收益?只有內幕市場的莊家才能做到這一點。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到現在,形成深入人心的觀點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如果要降低收益,那么投資者只能購入固定收益的債券品種,滿足與通脹率持平甚至在通脹率之下的收益。在任何一個市場中,融資融券都是高風險品種,恐怕只有自營部門手握重券,或者與手握重券的大股東關系密切的大券商,才會說出什么無風險收益的話來。 第二,證券公司融入證券后,融出方與融入方的風險是否發生了變化?風險如何鎖定?出借方面臨著鎖定期內股價上下波動的風險,在未融出之前,這些股東可以根據股價波動進行操作,長期價值投資不妨礙他們以波段操作的方式減少風險,而在融出之后,由于鎖定期限的存在,他們失去了該項權力。 更可笑的是以出借方索還機制來說事兒。任何一筆債務關系的構成要素都包括出借期限,只有確定了出借期限,有關方面才能對此筆債務的風險收益進行估算,而后進行資產化處理。為了約束出借方的索還行為,雙方必須有附加條款,未到期索還的話就得退還收益,或者降低出借價格。否則,我們不能想像,出借方可以隨時根據股票行情要求索還借出的股票,或者為了壓縮融券方的利潤而隨時要求索還,這將使我國的融資融券市場比菜市場更加混亂,就像目前的權證市場一樣,手握重券一方毫無疑問會成為最大的莊家。 第三,當證券公司融入證券以后,意味著權力關系的移交。比如,國有股東為了保證控股必須保持一定的股權比例,當大筆證券融出時,控股股東的權力是否隨之移交給借入者,這一點必須非常明確。如果權力移交,意味著市場結構將由此發生根本變化,如果不移交,控股股東可以在掌握控股權的同時坐享債權收益,并且工行、中石油等控股股東以其掌握債券數額之大 (工行流通股不到總股本5%),可以輕易操控融券市場。 周冰的理論從反面印證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機構目前所處的水平,他們既沒有風險對沖理念,同時認為不必有風險對沖理念,他們的贏利來源于博傻機制上。 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國目前的權證市場的混亂情況讓人對備兌權證的前景無法樂觀,在這方面周洛華過于相信備兌權證的成本定心錨作用。我國深度價外認沽權證之所以投機到瘋狂的程度,如招行認沽與南航認沽,不是因為創設量不多,而是因為市場受到不公正規則與大戶的操控,使得波動率無章可循。難道由券商發行的備兌權證就能一夜之間改邪歸正?備兌認沽權證的目的就是作為收取融券利率的底線,但按照目前權證的波動率,恐怕結果是隨著認沽權證一起瘋狂。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