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面對災難股市趨于成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 07:22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李季先 四川汶川地震在經濟領域增加了國家抑制通貨膨脹的難度,并誘致局部地區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但值得欣慰的是,與過往相比,在這場災難中,股市卻沒有延續過去的災害、股市“共震效應”,而是表現出了空前的抗震性。 股市在上周的幾天里基本上可稱之為波瀾不驚,在一個相對中性的點位上上下振動,像今年初的雪災來臨時的暴跌沒有出現。換句話說,在股市再度面對自然災害時,股市趨于成熟了。 股市在災害來臨時最大限度表現出了穩定,特別是在災害發生后挽救生命最為關鍵的72小時內表現得可圈可點,這當然與中央政府的災后救援行動反應迅速和穩妥有效有關,也當然與汶川地震發生后,證監會黨委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面部署組織證券期貨行業應急處置工作,全力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有關。但更為關鍵的是,經過監管部門這些年不懈的努力,以信息披露機制為代表的股市各項機制較以往更為完善、有效,這就使得監管部門可以在自然災害發生后迅速投放各種應急措施或釋疑,達到股市政令暢通、信息暢通。 本次災難發生時,滬深交易所的第一反應,給無法聯系上的部分川渝上市公司依據《股票上市規則》實行臨時停牌,從而成功防止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信息不暢通情況下非正常交易。信息披露充分是股市交易的基礎,也是股市健康、穩定的前提,在四川發生地震自然災害導致該地域的上市公司信息不暢的情況下,若聽之任之仍舊讓這些公司的股票自由交易,那很可能導致不明真相的投資者進行恐慌性拋售,從而可能人為引發股災,造成地震與股災"共震"。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滬深交易所果斷依據《股票上市規則》采取臨時停牌措施,無疑是應時的理性之舉,臨時停牌制度經受住了災害的考驗,并第一次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如何消除災害后與事實嚴重不符、可能嚴重誤導投資者的流言蜚語對股市的負面影響,這是災后股市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當下的股市也表現出了極強的免疫力。一方面股市監管者聯合中央各有關單位及時披露各種抗震救災信息,對不實傳聞進行辟謠,并嚴懲散布謠言者;另一方面,相關上市公司也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了與投資者有關的信息披露,從而在源頭上堵漏信息披露漏洞。所有這些嚴防死守審慎措施都是在震災發生后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極大程度展現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趨于成熟的股市形象。 災后股市需要面對的第二個重要問題是怎樣幫助受地震災害波及的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走出地震陰霾,將損失降到最小?對此,股市及其監管者似乎也早已胸有成竹,以釋放利好對沖震災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證。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震災發生后短短的幾天內,股市就有《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定》、《證券異常交易實時監控指引》、《關于證券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監管意見書有關問題的規定》、《關于<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試行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四個文件出臺,盡管這些文件的出臺都是事先有市場預兆的,但恰好選擇在震災發生后集中出臺,且客觀上起到了災后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不能說沒有監管層有意對沖震災負面影響的意味。 汶川地震強度空前、破壞性空前、波及范圍空前,但中國股市在此次震災后,所展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成熟、穩健和市場制度新氣象,卻不由的讓國內外的業者和觀察家對中國股市有了新的認識:經歷了洪災、雨雪等連番惡劣自然災難后的中國股市,在再次面對地震等災難時,真的趨于成熟了。 (作者系北京市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律師)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