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救市論的大忽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08:39 深圳商報
姜韌 泡沫膨脹區域最大的忽悠是“利空非空”,結果卻讓投資者在風險中慢慢麻醉。而底部價值區域最大的忽悠卻是“不救市論”,讓投資者信心在崩潰后徹底絕望。 “不救市論”最初源自海外,但當美聯儲旗幟鮮明地祭起拯救大旗之后,應該說絕對的“不救市論”已經淡出。目前仍擎起“不救市論”者其實偷偷混淆了概念,將“政府救市”和“政策救市”混為一談。雖然政策是政府出的,但“政府救市”是指政府直接出資介入股市托市,最典型案例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時的“港股保衛戰”,此招不至萬不得已確實應該慎用。若“政策救市”指的就是“政府救市”,“不救市論”尚有一定道理。但所謂“政策救市”是指運用諸如稅收、資金供應等措施拯救信心穩定市場,就好比美聯儲此次在次級債危機之后的頻繁救市舉措,既然政策調控在海外成熟市場也并不鮮見,那么“不救市論”站不住腳。 其次,“政策救市”并不等于與“政策市”畫上了等號,“政策市”是政策頻繁干預股市,人造牛熊趨勢,但“政策救市”則是指在泡沫膨脹時平抑風險,在股災發生時穩定市場。2001年起始的熊市跌了整整4年跌幅僅在55%,而本輪調整6個月跌幅已至45%,至少算得上是小型股災。中國平安、中國石油等藍籌股跌幅甚至還不遜于美股貝爾斯登。每一個投資者背后都有一個家庭,或者至少兩個人,當市場非理性繁榮或非理性崩潰時,需要政策適度出招。 而美國證監會近日稽查貝爾斯登惡意做空案也給沽空者上了一課,2007年初貝爾斯登還是低市盈率績優股價格150美元左右,次級債危機后暴跌至60美元一線,近期傳出破產一說股價曾暴跌至2美元,由于貝爾斯登業績從盈利至虧損,按估值似乎股價下跌都很合乎邏輯,但美國證監會似乎并不認可股價腰斬之后的貝爾斯登蹊蹺再暴跌,劍指幕后惡意沽空者。這無疑也值得為追求預言成真而刻意唱空“萬股枯”者為戒。 上周五市場曾盛傳“政策救市”利好,結果利好并未兌現,導致“沽空論”再度盛行。其實政策出臺的時點皆屬國家級機密,市場盛傳時成真概率反而低,從歷史上每次政策出臺時點分析,從當日股指走勢中是無法判斷的,最初股指333點“政策救市”前夜股市是下跌的,而“5·30”前夜股指卻是漲的。 因此,即便政策利好的出臺概率已極高,投資者也切忌憑借傳聞買賣,目前應該做的就是不去理會沽空者的“崩盤論”和“不救市論”,耐心買入業績增長和股本擴張能良性互動的雙高成長股,關注深跌“破發”藍籌股,唯一需要謹防的是被“大小非”拋棄的股票,因為境內股市未來也會有仙股,這對投資者而言才是最大的風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