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檀:向大小非征稅絕不違背公平原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 10:02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評論員 3月3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向股市釋放暖意。他強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政府會努力促進股市平穩健康地發展。“因為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的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最終是有利的。政府的責任就是:第一、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集中力量解決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第二、要通過法制建立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這樣既能夠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保護股民的利益”。 建立公開、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是保護股民利益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如何從制度層面上落實基金工作,有待各方的努力。 從目前來看,有兩項工作亟待落實,一是對減持大小非征收暴利稅,二是設立再融資規范。 大小非是擾亂資本市場生態的罪魁之一。對大小非減持應該迅速、堅決地征收暴利稅,以降低市場波動,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 反對向減持的大小非征稅的兩個理由都說不通。 第一,有人認為有違市場契約精神,非流通股既然已經通過股改支付對價贖買到流通權,就有權利獲得市場流通權。毫無疑問,大小非確實擁有市場流通權,但獲得了高額收益卻不必繳稅,卻違反市場契約與稅收公平精神,低成本大小非原本就是制度積垢,管理層打掃積垢堵塞制度漏洞,是題中應有之義。 第二,反對征稅有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就是法人機構套利收益必須繳納所得稅,因此,有人振振有辭地說,總不能進行二次征稅吧。我們絕不鼓勵進行重復征稅,但對大小非減持征稅是資本利得稅與暴利稅,而25%的企業所得稅是對實體經營所得征收,兩者性質完全不同。實體經濟獲得10%的利潤屬于鳳毛麟角,但在資本市場,大小非減持獲利5倍算低,10倍不稀奇,甚至有獲利300多倍的。以實體贏利所得來征收資本所得稅收,尤其是低成本甚至極低成本的資本所得,有違稅收公平要義,簡直是給了大小非一張通向暴利的單程車票。不僅如此,一些自然人非流通股還能通過稅收漏洞,享受零稅收的優待,如此不公平,是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挑釁。 要堵塞這一漏洞,應取消按照25%比例征稅的企業所得征稅法,必須迅速向大小非開征累進制的基于資本利得稅基礎上的暴利稅,截斷利益輸送渠道,實現稅收的公平與公正。因此,大小非尤其是小非才不會發生不顧市場漲跌,不顧上市公司,不顧其他股東利益瘋狂套現的非理性行為。 天量再融資是籠罩在資本市場頭頂的又一塊陰云。以市場化做幌子為天量再融資開道,是在摧毀中國的資本市場。 我國的上市公司大多信托責任不強,投資者無法對公司管理層與治理結構發揮作用,因此,購買股權相當于獲得分紅權利與溢價分享權的憑證。但是,普通股東的溢價分享權已經被低成本大小非、低價H股與低成本融資等制度性的利益輸送所剝奪,給融資設立門檻,要求融資行為必須獲得普通流通股東三分之二以上的認可,其實是培育管理層的信托責任,是在培育良性市場化的根基,根本不是反市場的行為。 2006年5月監管部門發布《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該辦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門檻,但在缺乏信托責任的股市降低門檻,等同于為管理層發放現金券,導致資源錯配與尋租。華泰證券研究所的一份統計結果表明:以剔除PT類和金融類公司為樣本,2001年中期平均每家公司閑置資金數為3.11億元,同期,滬深兩市共有10家上市公司資金閑置數額超過了20億元。2007年,公告變更募集資金項目投資計劃的上市公司有81家之多,變更絕對額度超過億元的上市公司有40家,占到總數的50%。此外,2007年上半年異常火爆的“打新”資金很多來源于募集資金,這一現象直到監管部門出面禁止才有所收斂。 具體措施包括,如果大非解禁達到5%,如果不能獲得所融資市場三分之二的流通股股東的同意,如果以往有再融資用途變更紀錄,如果有欺騙投資者的現象,則一概不批準再融資。這樣的公司無法善用資源,無法善待股東,無法提升上市公司價值,不應享有再融資權利。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