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憲容:應減少政府對市場干擾(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1:08 東方早報
因此,現在并不是政府如何來救市,而且要找到這次股市下跌的根根源所在。也就是說,盡管這一輪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很多,最為重要仍然是政府對市場干預太多,政府對上市公司干擾太多,特別是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專門在出臺一些與市場經濟離譜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實行,自然讓投資者無法知道這些公司的價值所在,也無法建立起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信心。如果股市的投資者無法建立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信心,那么國內股市要走上正軌是不容易了。這就是目前國內股市持續下跌的根源所在。 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股市上的權重股價值早就嚴重低估了,如果這個方面不調整,市場就無法建立信心,股市的發展與繁榮也就不可能。而且權重股價值嚴重的低估,就在于政府政策干擾太多。只要清除這些干擾,才能讓國內股市重新走向正軌。 來源:中財網 外媒評跌破4000點:重新投入中國股市的時機到來 就當全球投資者都在為美歐五大央行的救市舉措而歡呼之時,中國A股市場卻是逆市獨跌,一片慘綠。4600、4300、4100再到13日的滬指盤終破4000整數關口,中國股民的心似乎已經“探”了底。在一片“中國熊市已經到來”的輿論聲中,卻有不少國外媒體認為“中國股市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市場”,甚至有外媒提出“現在是進入中國股市的最佳時期”。有金融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美歐救市計劃不能改變全球股市“跌蕩起伏”的基本面,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中國股市又何來“逆市”一說?中國股市暴漲了兩年,用半年的時間進行一些震蕩是再合理不過的市場調整了。 滬指死守4000大關考驗股民心理 13日,近幾日一直徘徊在4000點附近的滬指終于擊穿整數關口,在這場“4000點保衛戰”中,以滬指盤終下滑至3971點而引發中國股民的一片嘩然。更令人難以捉摸的是,中國股市近來的連續下跌是在美歐五大央行剛剛聯手推出救市計劃,全球股市也剛剛出現轉機的情況下出現的。“美歐市場難給中國投資者信心”,“中國熊市要來了”的輿論聲隨之四起。 “此次滬指跌破4000點的確讓許多股民有些慌神了。”一位證卷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跌破整數關口向來是對股民心理的極大考驗,但從實際來看,受中國CPI等經濟數據創新高,高通脹對零售業的震蕩,央行或將加息等負面影響,中國股市的震蕩下跌是在情理之中的。 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站也分析認為,自從去年7月份以來,中國主要股指在13日首次下跌至4000點以下,而這很有可能是源于投資者對從緊貨幣政策的恐懼心理。 “重新投入中國股市的時機到來了” 與此同時,4000點的關口似乎也成為了一些股民眼中的“抄底”良機,這其中就有不少國外媒體高喊著“重新投入中國股市”。 英國MarketOracle網站就以《中國股市重回最佳購買時機》為題稱,現在美國股市的頹勢已經在世界其它市場顯現無疑,而實際上,中國股市自去年10月以來也已經下跌了30%以上。“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糟糕,而且這種下跌趨勢仍會在短期內持續,但這也巧好是個非常好的長期投資機會。”“在股票市場下降的時候,你也可以再向你的投資產品加點兒‘中國調料’。”文章認為,如果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時期加點兒燃料,中國的股市可能會爆發出其潛在的能量。 英國路透社的文章也稱,中國的股票市場也許已經不在沸點處,但“熱錢”仍然被中國人民幣的增值和較高的利率所吸引。文章援引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孫工聲的話說:“盡管中國股市受全球市場震蕩的影響而有所下跌,但如果做一下比較的話,人們還是愿意把錢投到那些受波及更小的市場。” “大漲兩年、跌半年有什么難以承受?” “中國股市在兩年時間內迅速上漲,現在用半年的時間做一些震蕩和調整,這有什么難以承受的?”國際金融專家譚雅玲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股市的震蕩仍然是在合理范圍內,不能將此稱之為“熊市”到來。 譚雅玲認為,從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大環境來看,“跌蕩”是全球市場的基本狀況,這就是說,即使美歐推出救市計劃,也只能對全球股市產生暫時的推高,全球股市也不會因此就出現“持續上揚”的局面。因此,中國股市與全球股市的同期情況仍然是保持一致的,“又何來所謂的‘逆市獨跌’呢?” 譚雅玲同時認為,中國自身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仍然使股市充滿了推動力。“上市企業的業績都不錯,股民們在這個時候也不會探底割肉,”譚雅玲說道,“那么,我們就有充分的等待中國股市上揚的理由。” 另一位證券業內人士也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他所接觸的一些機構投資者也表示,他們帶動拋售一些藍籌股票主要是一些純技術層面的資金回流,“并非是源于對中國經濟和股市的擔憂”。他表示,從目前來看,中國股市的下跌主要是源于“心理層面”的影響,實際上,這其中“理性”的成分不多。 來源:環球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盡請關注東方早報網-《牛市》頻道 編輯:倪鵬翔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