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花稅成熱議焦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21:57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雷海超報道 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調控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 與此前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期間財政部部長謝旭人閉口不提印花稅不同,在此次記者招待會上回答有關印花稅問題時謝旭人說,“我們從網上也注意到,有些人士提出了有關完善資本市場稅收制度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此,我們將會認真地加以研究。資本市場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財政部門對此非常重視。我們將配合有關方面,認真分析和把握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律、階段性特征和內外部環境,研究和實施好相關的政策,繼續支持強化市場基礎建設,優化市場結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大監管和執法的力度,維護市場平穩運行,促進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第0001號”提案是資本市場 去年5月30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為3‰“股民交易成本過高”,吳剛委員說,2007年度證券交易印花稅高達2005億元,同比增長1002%,比前16年滬深兩市印花稅收入總額還多,股民人均貢獻2800元。股市的投入產出狀況很不理想,整體收益低于交易成本,全體投資者合計虧損達到2000億元。“因此,即使在這史無前例的大牛市中,很多股民仍沒有賺到錢。” 全國政協提案組收到的提案中,有很多是關于資本市場方面的提案,而民建中央向政協大會提交的“關于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的提案,被列為“第0001號”。 提案認為,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配套相關稅收政策。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的稅收政策還很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對資本市場的稅收管理只有零星的條例或臨時性的規定,很不完整,缺乏規范課稅的覆蓋面有限,對一級市場的投資行為、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差價收入、國家股和法人股的投資所得、場外交易、有價證券的繼承和轉贈等缺少稅收約束,特別是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稅制基本是空白;稅收政策調節分配的功能比較弱;存在重復課稅現象;稅賦不均和資本市場稅制不公平,如證券一級市場的投資者不納稅,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要納稅,國債投資者不納稅,但股票投資者要納稅,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股利收入要納稅,但國家股、法人股的股利收入不納稅,對可流通股交易征收交易印花稅,但對法人股交易、期貨交易以及基金交易不征收交易印花稅,稅收政策導向不明顯,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分配到的收益要征收所得稅,而對買賣差價收入不征稅。 為此,提案提出如下建議:完善證券交易印花稅。應設計差別比例稅率,如對交易額的大小和持有時間的長短區別對待,保護中小投資者和鼓勵中長線投資。應對場內交易實行較低稅率,對場外交易實行較高稅率,以限制場外交易,鼓勵集中交易,改買方納稅為賣方納稅。 代表委員建言下調印花稅 此前,財政部公布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其中印花稅安排收入1945億元,約與2007年持平。 全國政協委員賀強認為,去年印花稅收了2000多億,而分紅,加上轉增部分僅為1800多億,投資者從上市公司獲得的分紅回報,都被交易成本收回去了。分一點紅還不夠交印花稅,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重視投資呢?只能重視投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