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檀:拋棄理財能力低下圈錢能力高強的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09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評論員 面對理財能力低下圈錢能力高強的公司,投資者只有一個選擇,拋棄他們。 從最近的理財產品的零收益報道中,某些金融機構理財能力低下暴露無遺。 一些投資者氣憤難平,2007年是包括香港市場在內的中國資本市場難得的豐收年,為什么他們投資的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零收益?如果加上提前贖回的手續費與CPI的漲幅,他們的實際收益為負。 這不是陰謀--沒有哪家銀行愿意損失與收益掛鉤的高額收益、頂著投資菜鳥的罵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搞這樣的陰謀--而是市場對無能者的懲罰,也是中國金融機構境外理財產品受制于國外金融機構的活寫照。 國內金融機構在涉及境外的理財產品上受制于人。國內的銀行只能充當海外金融機構的二傳手,和境外金融機構做期權交易,購買境外金融機構設計的產品。中資銀行沒有定價權,只能從境內投資者身上掙到管理費,相當于金融制造業鏈條的低級打工者,即便市值趕英超美的金融機構也不例外。這一殘酷的現實提醒我們大與強是兩碼事。 掛鉤海外市場的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基本路徑相似,銀行將大部分委托理財的資金用于購買國債,確保到期本息的安全,然后將小部分的資金委托海外投行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以此利益作為投資者收益。 在選擇金融產品時,這些金融機構的理財師們不知中了什么邪,犯了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中的大忌,從披露的幾款理財產品來看,他們選擇了相似的高風險產品。 浦發銀行匯理財2006年第9期F2掛鉤港股中建行、中國人壽、中銀香港、招商銀行4只股票,深圳發展銀行聚財寶飛躍計劃2007年1號股票籃子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三只優質銀行H股表現的一致性掛鉤,而民生銀行非凡理財人民幣第十二期掛鉤8只在香港上市、具有內地背景的金融龍頭股,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這“五銀三保”,預期收益7%。這些理財產品有個相同點,就是看多中資銀行股的股價波動趨勢相同,相關股票股價上下波動差距越小,則投資者獲利越多,如果目標金融股的漲跌幅度百分百趨同,那么投資者就可以得到約定的最大收益。 之所以收益率為零,恐怕中國銀行是罪魁。有兩個因素導致中國銀行的股價明顯低于其他中資金融股:一是2007年春天開始,次級債開始全面爆發,次級債對中國銀行影響最大,雖然中行并不承認;二是從2007年10月開始,人民幣加快升值,這對于外匯儲備最多的中行打擊同樣最重,因此中行報告一直呼吁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加息而不是升值。 這些金融機構犯了雙重錯誤,首先,對07年的經濟大勢把握出現了方向性錯誤,對近在身邊的次級債威脅木知木覺。其次,對于風險的把握存在致命缺陷。以浦發所推產品為例,如果設定股價波動在上下百分之百之間,那么獲得收益的概率僅為8%,獲得零收益的概率是92%,向并不成熟的投資者推出如此高風險的產品,我們只能說,這樣的理財師應該謝罪辭職。如果有評級機構,如果在成熟資本市場,即便以往業績再好、再有口碑的管理人,也不可能從投資者口袋里掏出分文。 一些牽涉零收益的銀行的表現令人失望,他們不斷地強調浮動收益理財品種的高風險,強調中國投資者太不成熟,對于投資能力和信息披露輕描淡寫,這樣做的結果是讓投資者誤以為結構性投資品種都不可信,以損壞產品的長遠市場來卸一時之責,這種短視的、缺乏責任心的行為,是信用市場的大忌。去年年中,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高層人士不斷批評一些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所引發的問題,其中就包含了銀行過分夸大預期收益率。 與投資理財能力的不足完全相反,一些金融機構的融資能力十足。在遭到市場的反對聲浪之后,浦發銀行以優厚分配方案為餌--1.263元的每股收益,并進行10送3股派1.6元的利潤分配方案--重提再融資事宜。浦發分配20億,7個億現金其中包括大股東分紅,按照2月27收盤價40.62元除權后的股價計算,浦發銀行本次融資規模約為249億元左右,這是浦發繼前年11月公開增發之后再次伸手。 浦發對投資者的讓步,是市場反對聲浪所取得的尺寸之功。但這遠遠不夠,如果一個公司業績優良,卻不斷要靠融資才能維持,投資者最好追問一下,這樣的公司真正價值到底何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