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機構投資者并非理性的代名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8:37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對比美國股市的多次牛熊更替以及A股市場的漲跌輪回,可以發現———機構投資者并非理性的代名詞

  廣發證券研發中心武幼輝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在理解當前A股市場走勢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在美國股市的歷史中尋找一些啟示。

  在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股市是廉價股和新股興起的年代,但過度的投機導致了1962年的“小崩盤”。中小投資者為了避免股權過度分散給自己可能帶來的損失,紛紛將資金投入到各種機構投資者手中,以共同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崛起。它們的交易特點是為了保證資金的高效運作,主要采取短線經營策略,迅速買進或賣出大宗以概念股為主的股票,快速賺取利潤。此后幾年里,許多基金凈值增幅平均超過標的指數3倍左右,這也吸引了更多資金的涌入。至1969年初,美國股市迎來了“the go-go years”的頂峰,機構投資者已經統治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其交易份額從60年代初的30%提升到了54%。

  在隨后1969-1970年兩年的熊市里,以概念股為主的小盤股跌幅超過了50%,大部分投資者損失慘重。在這一情況下,從1971年起,機構投資者在吸取了教訓之后,其目光又開始轉向業績增長穩定的行業龍頭企業。但在整個投資理念及投資者結構未成熟之前,市場總是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接下來的“漂亮50”時期,機構對藍籌股的過分追捧導致了新一輪的泡沫產生,其結果便是市場因“石油危機”再次深度調整,大盤藍籌股跌幅更深。

  在這些著名的股市崩盤歷史中,機構投資者顯然是其中一個關鍵的角色。1970年,曾經撰寫過《1929年大崩盤》的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出當前形勢與1929年的一系列驚人相似之處:過度投機,控股公司過度負債,投資基金過度膨脹,有些基金只投資于其他基金,等等。

  如果對比A股市場,我們顯然也可以發現其中許多相似之處。比如“5·30”之前,市場大肆炒作低價股和垃圾股,機構投資者也不得不被動地持續做多!5·30”之后,基金發行與申購屢創天量,大量資金涌入,機構投資者重掌主導權。在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之后,市場的交易品種主要集中在具有稀缺籌碼的大盤藍籌股,這便導致了藍籌股泡沫的擴大,由此引發了自7月份本輪上漲行情以來最深的一次調整。只不過,在美國股市10年間發生的事情,在中國不到1年中就經歷了。

  我們相信,即使是機構投資者,也存在嚴重的非理性行為,特別是對于尚不成熟的中國股市來說,這一現象更加明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管理層對機構投資者的非理性及其可能帶來的后果早有關注,并采取了相應的調控措施,包括:停止新發基金的審批,至今已逾兩個多月;10月12日發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規范基金銷售機構的銷售行為。而這些措施的效果以及對市場的影響,則有待后市評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走進城市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