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漲140點 指標股推動兩市創新高
個股跌多漲少,分析師認為要警惕股指快速沖高后可能出現回落
昨天是“十一”長假后第一個交易日,受到周邊市場假期走勢帶動,兩市股指雙雙大幅高開,早盤臨近收盤時上證綜指突破5700點大關。午后深滬股指繼續慣性沖高,但隨著個股下跌范圍的進一步擴散,兩市均略有回落。其中滬指報收于5692.76點,上漲140.45點,漲幅達2.53%;深市則以19232.35點收盤,漲367.80點,漲幅1.95%。
工行國壽再次拉動股指
兩市指數走高,但個股走勢卻不容樂觀,據統計,滬市366家個股上漲,510家下跌,深市情況相似,261家上漲,372家下跌。
權重股率先走強,前兩大權重股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均一度漲停。工商銀行收于7.27元,上漲9.98%;中國人壽收于67.81元,上漲8.65%。
從板塊來看,地產股、銀行股和航空股是“冰火兩重天”,領漲的金融類股票全線“飄紅”,房地產板塊集體“瘋漲”,10家個股漲停或接近漲停。與此同時,航空股卻凄風慘雨,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股價均下跌超過6%。
受外圍股市推動
事實上,在中國股市因黃金周“九日連休”期間,海外股市卻牛氣沖天度過了“黃金行情”。其中,新加坡、韓國及澳大利亞等地股市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而歐洲三大股市則連續數日上漲。累計上周,美國三大指數均有不俗表現,道指累計上漲1.23%,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2.02%,納指累計上漲2.9%。牽動中國投資者心理的香港股市上周也表現搶眼,借美股大漲之力恒指順勢起舞,上周累計上漲2.5%,為連續第四周走高。
“昨天股市的大漲,可以說是國慶長假前被壓抑的做多動能,在長假后集中釋放。”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先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內,股市還有沖高的潛力,只是如果上漲得太快,那么會有估值過高的壓力,以及政策調控的風險。他認為,9月份作為新股發行的高峰已經過去,做多的動能經受住了新股密集發行的考驗,在10月新股申購分流的資金將逐步回流二級市場,同時,對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的樂觀預期,使得上證指數在10月份存在著沖擊6000點的可能性。
據統計,9月份共發行了15只新股,平均不到1.5個交易日就發行一只新股,其中不乏中國神華、建設銀行、中海油服,以及北京銀行等發行量較大的個股。市場人士認為,即使中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紅籌股回歸是在預期之中,但不一定會集中在10月份發行,所以10月的新股發行速度會較9月有明顯放慢。
今天,國內首只主投港股的股票類QDII基金——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正式發售。李先明表示,QDII額度增加,不見得會對股市資金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現在還不能確定QDII吸納的資金究竟是來自股市還是銀行,而且目前QDII的總額度并不算高,還有的是,QDII的投資有利于減小A股與H股的價差,對于A股也是好事。
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仇彥英則向記者表示,股市整體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而且目前還找不到針對股市更負面的因素。他認為,業績的支撐是股市持續上漲的核心,“如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不能符合市場的預期,那么估值過高就將是最大的利空。”
“指標股行情”需謹慎
“這是典型的指標股行情:指數上漲,賺錢效應卻微弱。”金元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冉蘭表示,如果剔除了部分漲幅較大的權重股,那么昨天的股市應該是大幅下跌的。
對于后市,他認為,未來股市一兩個月內都將在“補缺口”。昨天較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跳空高開了131.01點,而節前的最后一交易日當天也是以52.18點高開,故形成了“兩個較為明顯的缺口”。
冉蘭表示,如果將股市的資金面簡化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兩大陣營,那么,今年以來,有不少股民轉投公募基金成為了“基民”,而公募基金也獲得了大量的賬面收益和實際收益,帶來收益的主要是公募基金所投資的大盤藍籌股。“財富效應下,公募基金的操作變得大膽起來,因為公募基金做多,就會使得其規模變大,繼而更多的人來購買其基金,這樣公募基金公司將獲得更多的收益。”
相對公募基金,冉蘭認為,雖然私募基金是最早發現這一輪大牛市行情的資金力量,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股指一路上揚,私募基金的操作卻變得保守起來,表現為“整體不作為”。
“資金面的博弈持續下去,結果是藍籌股將來可能會被高估,非藍籌股反而調整到了合理的股價。”冉蘭表示,即使私募基金也是參考股票內在合理價值來進行投資的,將來可能會出現的情形是,藍籌股下跌,但是股指并沒有明顯的下挫。
李先明則認為,在市場的快速沖高過程中,要注意可能出現的回落。他認為,頻繁調控帶來的“累積”效應對上市公司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的影響,值得投資者關注。同時,如果短期股指繼續快速上升,難免會引發市場甚至監管層對A股市場制造“泡沫”的憂慮,使得在股指的快速上升過程中,所面臨的調控風險也將增加。此外,李先明表示,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對業績有所透支,使得業績表現進一步推動市場向上的動力大大減弱。
本報記者駱海濤
見習記者楊小亮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