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桂浩明:大盤股的高密度發行會帶來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9:27 中國經濟時報
桂浩明 今年以來,有關方面加大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力度,表現在股票一級市場上,就是新股的發行節奏一直比較快。據統計,1-9月份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的新股總數高達86個,為多年來所罕見。不過,除了年初的個別時段外,在9月份之前所發行的新股,大多規模都不是很大,流通盤超過1億的很少,主要都是中小企業。所以,從擴容的角度來說,深市的中小企業板塊是主戰場,而對于整個滬深股市來說,客觀上還沒有形成大的影響。 但是,進入9月份以后,情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大盤股的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北京銀行、建設銀行、中海油服、中國神華等都安排在這期間集中發行,另外中石油也趕在9月底上會,并且毫無懸念地會在10月份發行并上市。在這以后,估計也還會有幾個大盤股獲得發行并上市的機會。由此看來,大盤股的高密度發行不但是9月份股市中的一道重要風景,而且還將延伸到10月份甚至是整個4季度。 應該說,自去年5月份實施“新老劃斷”、恢復在一級市場發行新股融資之后,新股的發行就呈現出不斷加速的狀態,特別是深市的中小企業板塊,新股的發行節奏非?,有時甚至達到了1天2-3個。不過,由于整個股市向好,二級市場的股價不斷上漲,導致大量資金涌入,以至新股的高密度發行,絲毫沒有使得供求關系出現改變,相反是給上漲行情增添了更多的題材。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穩健型資金在比較收益機制的驅動下,加入到申購新股的行列之中。數據顯示,囤積在一級市場專門申購新股的資金,已從1年多前的5000億元左右增加到現在的20000多億元,呈現水漲船高之勢。由于申購資金巨大,使得新股的中簽率不斷下降,雖然新股開盤價越來越高,但申購新股的無風險收益卻沒有出現太大的提升,與二級市場的風險投資收益保持了一個較為合理的比例。客觀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新股的高密度發行尚不至于對整個大盤的格局產生大的直接影響。 不過,在大盤新股高密度發行之后,局面就開始起變化了。這種變化集中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首先在大盤股高密度發行的背景下,一級市場的申購中簽率明顯提高,這也就意味著其申購的收益率也有很大的上升。就拿建設銀行來說,依其上市的開盤價計算,網上申購的收益率就超過0.8%。據初步估算,9月份申購新股的收益率可望達到2-3%,年化一下則是25%以上。如此之高的收益水平,對于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有吸引力的,雖然這比今年迄今為止二級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要低,但是它畢竟是沒有什么風險的。在股市處于5500點附近的高位時,這一點尤其顯得重要。顯然,如果一級市場的這種高收益狀況能夠維持下去的話,對二級市場會構成很現實的沖擊,部分資金會舍棄二級市場進入一級市場。有報道說,今年以來保險公司調動大量資金參與新股申購,收益不菲。顯然這已經提示了大資金運行的某種趨向。其次,大量大盤股發行并上市,不久以后還要進入到成分指數中去,這就使得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要對它們主動或者被動地進行配置,而這種配置是需要比較大的投入的。在基金倉位普遍不輕的情況下,要配置這些新的大盤股,就必須賣出其他一些股票,而且從流動性已經不影響行業配置比例的角度出發,賣出的對象通常也是大盤股,并且通常是與上市新股屬于同一板塊的大盤股。于是,這些大盤股會就為因此而拋壓沉重,并且因為其權重作用而在一段時間內對股市的運行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最近一個階段,大盤股的走勢普遍是要偏弱一些,這當然是因為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不能否認其中也有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主動進行減持的因素。事情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某機構對金融股的配置比例是20%,那么如果要買北京銀行、建設銀行的話,就不得不賣出別的銀行股。問題在于,這種基于配置所需而進行的調倉操作,在短時間內,對大盤會構成一定的壓力,而且對股指的拖累也是十分明顯的。 長期以來,中國股市有著很強烈的“恐新情結”,視新股上市為大利空,有人還為此提出了所謂的“蓄勢迎新”策略。當然,現在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承接力的增強,這種狀況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改變。但是,大盤新股的密集發行,畢竟是第一次出現的新情況,對它所可能導致的市場影響,應該說各界都還很缺乏研究,同時也沒有資料可作參考。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已經成為事實的現狀,它的影響是客觀的,無法回避,所以人們就有必要高度重視,特別是應該從供求關系以及市場結構的角度出發,認真進行思考。而更重要的是,在大盤新股密集上市時,對于二級市場可能會被引發的風險,更是不能不加以提防。 (作者單位: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