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生:全民持股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4日 01:38 財經時報
編者按:股市連續創下新高,成交量創下天量,股民開戶數創下紀錄…… “全民炒股”是否真的已經到來?對于不成熟的市場到底是好是壞?盡管問題的答案還需要觀望,但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此時經濟學家華生“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箴言,總還是不錯的。 上漲有空間入市要謹慎 楊瀾:股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當路邊的擦鞋匠都買了股票時,股市也就漲到了盡頭,可我卻聽說了這樣的故事,上海一個證券公司的經理到外地出差,在路邊擦鞋的時候,那位擦鞋匠不僅買了股票,而且居然還向他建議該買哪支股票。作為一位長期觀察研究中國股市的經濟學家,這樣的情況出現,您會不會對股市的崩潰產生擔憂? 華生:會不會崩潰,恐怕還不能說。但是,當大街邊的擦鞋匠都在談論股票,都在互相推薦股票的時候,說明這個市場已經比較熱了。 楊瀾:那么您會推薦您的好朋友現在入市嗎? 華生:我不會主動推薦任何人現在入市,但是如果有人現在入市的話,我會跟他說,你可要稍微謹慎一下。兩年前,我會積極推薦大家入市,一年多前,我也覺得大家應該可以比較主動地入市,但現在我覺得,入市需要非常地謹慎。 楊瀾:在春節前后,股市出現了振蕩,特別是2月27日的股市下跌,讓人覺得有點空穴來風,沒有任何利空消息就發生了暴跌。對于現在的股市,還會呈現一種什么樣的波動趨勢,您敢不敢做出預測? 華生:做預測總是很危險的,但是我們做經濟學研究的人,對大的趨勢還是應該做出一些判斷來,否則研究就沒有價值。應該說,對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還有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非常多的人都有這個信心。在這個基礎上,完全可以預期中國股市從中長期看,會有一個強勁的增長,還會不斷的創造新高,甚至是成倍的增長。 從證券史來看,美國的道瓊斯指數,也是從100點,漲到今天的1萬多點。但要是過早地透支了行情,這兩年把今后十年的行情都漲完了,后面將會有八年的熊市,這對股市和對經濟都會有負面的影響,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為什么盡管中長期看好,但是目前要非常謹慎。因為這個市場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一些過熱的癥狀。 楊瀾:按照您的意思,2007年入市要非常地謹慎,盡管股市還有上漲的空間? 華生:對。2007年應該說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特別是在2006年市場已經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以后。由于大幅度增長提供了很多的賺錢效應,作為一般的投資者,不心動是不可能的,因此各方面的資金都會用到股市上來,但是這種情況卻是不能持續的。 我們要認識到一個基本點,國民經濟每年增長也就10%,股市怎么能每年翻一翻呢?去年一年,我們的股指有一倍多的增長,應該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如今大家寄托這么大的希望,都涌到市場上來,想賺大錢,想賺快錢,不太可能,應該讓廣大投資者清楚這一點。 流動性過剩不是主要原因 楊瀾:吳敬鏈教授和一些學者都認為,現在股市的繁榮,和貨幣流動性過剩有直接的關系,您是否同意他們的這種解釋? 華生:流動性過剩,跟市場繁榮、資金比較充沛肯定是有關聯的,但是我不認為這是主要的原因。 因為流動過剩前幾年就存在,我們外貿的順差,前幾年也就有,那時候的流動性也過剩,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卻是熊市。所以流動性過剩的時候可以有牛市,也可以有熊市。我認為主要是因為賺錢效應,現在的普通投資者,你問他為什么入市,沒有人會告訴你,甚至他們根本不懂什么流動性過剩,但是他們就知道一個個先入市的都賺了,因此他們要進來。 楊瀾:那就是說,是資金推動了股價的上揚? 華生:對。由于錢多,所以市場還會漲,但是如果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話,就很危險了。這種無限上漲的行情是不可能持續的,因為我們國民經濟增長沒那么快,企業贏利的增長沒有那么快,因此點位越高,肯定風險越大。 楊瀾:既然說到現在的股市已經有過熱的趨勢了,或者說已經過熱了,那么到底過熱了多少?有人說,現在中國證券市場的市盈率基本在40倍左右,高于美國和香港的一倍左右;但另外一方面,和日本市場60多倍的市盈率相比,我們又低一點。這些數字,怎么來權衡?又怎么來解讀? 華生:拿我們自己A股的股價和H股,甚至和國外的股票對比,比如和美國這樣的國家相比,我們知道美國的大企業在知識產權、品牌價值等等方面,恐怕我們的企業都很難相比。這種比較只是一種參考,因為即使是同一個公司,所處的市場情況也不同。不過,我們的市盈率比成熟市場還高,例如工商銀行的市值甚至要趕上花旗銀行,這應該說,包含了一些不冷靜的成分。 楊瀾: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來說,您覺得會不會也有一個所謂的拐點存在呢? 華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有波動的。應該看到,這一兩年來,上市公司的業績有大幅度的增長。因為在過去的兩年多,情況比較特殊,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特別是資源類的石油、鐵、銅等原材料。而這些產業在我們國家,基本上又是壟斷性的,控制在大國企的手上,它們的利潤就占了我們上市公司利潤的一個非常大的部分,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中石油、中石化等等。但是這種利潤的增長卻是具有不可持續性的,因為大宗商品的價格永遠都是在不斷地變化和循環。 如果一旦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入下降通道,那么我們上市公司利潤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會受到威脅。應該說,我們中國的企業,能夠成為像跨國公司那樣具有綜合性,而且是靠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在世界市場上面稱雄的企業,數量還是很少。所以我們對未來利潤增長的預期,不能夠建立在這兩年的基礎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速度也就是每年10%左右,企業的利潤,每年能有百分之十幾或者二十幾的增長,那就是很好了。 炒“殼”使市場失去價值指引 楊瀾:現在有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在垃圾股和金融股板塊,存在明顯的泡沫。他們認為,中央政府加強企業并購方面的管理政策,以及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的背景,能夠有效地降低這兩個板塊的泡沫,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華生:我們的垃圾股一直是有問題的。成熟市場上的垃圾股,可能是幾分錢,績優股可能是幾百塊錢,而我們呢,垃圾股從來價格都比較高,很難得見到一塊錢以下的股票。這跟我們市場的構造,包括我們的政策指導有關系。垃圾股現在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垃圾變黃金的事情。按西方的話講,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我們股市的垃圾股,卻是免費的午餐。由于借殼、資產注入和整體上市,垃圾股往往就能從垃圾變成黃金。很難具體說是投資者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市場構造出了問題,或者是我們的政策指引方向有問題。 楊瀾:您覺得在這個方面,國家應該在政策上進行某種調整嗎? 華生:我覺得應該進行調整,否則哪還有價值投資的理念?如果買垃圾股比買績優股還能掙更多的錢,那烏雞也都能變成鳳凰了。 楊瀾:您有什么具體的建議呢?比如說政策,您覺得應該怎么樣調整,或者是不是應該以其他市場的政策作為一個參照? 華生:是的。成熟市場,比如香港市場,借殼就規定兩年以內不準裝入優質資產,不準換資產,不準隨便改變主意。這就反對殼的炒作,因為如果一個市場失去了價值的指引,盡管對于個別企業和少數投資者來說,可能是賺了錢,但是我們整個市場的價值觀念、投資理念就會混亂,最終是要付出代價的。 離全民炒股還遠 楊瀾:現在深滬兩市的開戶數,已經超過了8000萬戶了,您覺得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全民炒股的時代?現在有些學者提出反對這種全民炒股的現象,您怎么看? 華生:我覺得從趨勢上來說,用全民炒股這個詞,還是帶著過去的一些偏見和貶義。我們有13億人口,才8000萬炒股,實際上這還是極少數,離全民還遠。 所謂全民炒股,也就是說,大家都變成了投資者和所有者。其實,資本的社會化,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方向。我們也希望貧富差距不那么大,大家不光打工,自己還在某種意義上是老板的一分子,這是個很好的現象。實際上,社保基金就是我們百姓的錢,它入市,也就是我們間接都做了投資者,這是個好事。所以我覺得應該從概念上要扭轉,不要一說炒股,就帶有很不正規的意思。 楊瀾:但是中國很多的股民,金融知識和對于企業的信息了解卻是非常非常初級的,而且他們僅僅是因為其他人賺了錢,就進入股市,甚至有些人是借了錢入市的,這是不是非常危險? 華生:所以說在市場過熱的時候,大家要謹慎。但是我想,這8000萬股民,包括中國最初的幾百萬的投資者,他們都不是先在家里學好經驗再進入市場的,所有的經驗都是在市場當中學習的。所以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擔心的理由。 從西方成熟的經驗來看,將來大多數投資者由于市場選擇的作用,他們會越來越多地購買基金,依靠專家去理財,因為他們時間有限,專業知識不夠,但是這不是任何人能夠強迫的。這需要他們從自己的投資經驗當中去體會:原來買基金可能會更好。其實,我們現在也已經有很好的趨勢了,很多人都成了基民嘛,沒有政府強迫,是他們看到了基金增長的速度,所以他們這么做了。 但是,應該說還有一部分投資者,也會一直自己買賣股票,從全世界來看,不管基金多么發達,這樣的人永遠都會有。因為買股票的人追求的是幸福指數,不僅是財富的增長,買賣本身,也可以帶來一種滿足感和愉悅,一部分人有這個要求,我們也不能排斥它。 股市不是游泳池要有迎接風浪的準備 楊瀾:關于2月27日的這次暴跌,您的解釋是什么?也有人說,中國股市的震蕩,導致了國際上其他股市的震蕩,您怎么看? 華生:如果說中國的股市一點也沒有影響國際上的股市,恐怕也不是。中國股市突然暴跌,大家可能特別關心的還不一定是股市,而是中國經濟是不是要出什么問題。因為中國經濟要是出了點問題,確實對世界經濟是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大宗商品都是我們在購買。 但這次暴跌對我們投資者來說,確實是一個早到的教育和啟示的機會。中國的股市將來和世界股市的聯動性會越來越大,相互之間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強烈,因此將來風險也就會更大。我們中國投資者,確實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楊瀾:你覺得中國大多數的股民有這樣一個心理準備嗎? 華生:我覺得還沒有。這跟我們的歷史有關系。過去市場很狹小,而且是一個政策市,政府從多方面加以呵護,投資者也會是這樣,股市一旦跌了,就想找政府救助。這種情況,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特別是股市的對外開放,跟國際市場連通,大家都應該要有迎接大風大浪的準備。因為股市不是游泳池,池邊上也不會再有救助員。 楊瀾:2007年有幾件事情,引起人們對股市的一些聯想。比如說推出股指期貨,深交所有可能要推出創業板塊,而且大的非流通股逐漸解禁也即將完成。這些因素,您覺得會對今年股市產生什么影響? 華生:肯定都會產生影響。拿非流通股的解禁來說,現在相當一部分非流通股股東,都已經在出售股票,對增加市場的容量,對吸收吸納資金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應該說,它是健康的,也是防止這個市場過熱的一個積極的因素,實際上對市場是一個平衡的力量。 包括股指期貨的推出,過去我們的市場只有賣出才能賺錢,將來如果你買對了,也能賺錢,這會使市場更加平衡,但同時也更增加了風險。 至于創業板的推出,我覺得確實應該抓緊。我們知道創業板對科技創新,對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家精神等等,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為企業規模很小,所以既使推出很多創業板企業,實際上對市場的壓力也有限。 股市對減低消費的影響不大 楊瀾:您怎么看待股市的行情與其他消費市場或是投資市場的聯動?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跟我說過一個例子,前一陣子汽車的銷量猛增,這就跟大家在股市里賺了錢有關系,而如果大家繼續在股市里賺錢,可能房價也進一步有向上的一個推動力。消費市場和投資市場,與股市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華生:肯定是有相互的連動關系。比如說股市好了,錢都流到股市里來了,本來可能要準備開一個什么咖啡店或者做別的投資,但就干脆不開了,繼續去投股票,這就造成了投資與股市的聯動。如果在股市的投資賺取的收益很大,資金當然就會轉移到股市里面來。但股市對減低消費的影響卻不大。因為對消費來說,股市的財富增加實際上會促進消費。很自然嘛,股市賺了錢,下班以后到餐館去大撮一頓的人就會增加;本來買不起的東西,買了,本來送不起的禮物,也敢出手了。所以股市對于消費和生產,都有一個循環推動的正面作用。 未知是市場的魅力所在 楊瀾:設想您是一個投資者,手里有一筆資金的話,2007年你會更多的把它投進房市還是股市? 華生: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是完全作為投資而言,應該說股市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力就在于它的交易成本更低,流動性更強。如果你想把買房子作為一個投資,起碼要做幾年的準備,到了賣的時候,也很繁瑣,法律上的,經濟上的,包括稅收上的問題都要考慮。 我們現在股市的獲利還是免稅的,股市的流動性更強一些。當然股市也是有波動的,這完全取決于各人不同的偏好。應該說,對一些穩健的投資者而言,他會多元化自己的投資,就是所謂的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里面。 楊瀾:現在可能有一些小股民,他們有可能在股市投資里面非常冒進,甚至去向親戚朋友借錢進入股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華生:我想對他們說的話,就是證券交易所門口掛的牌子所說的,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特別是在股指已經漲得很高的時候,就更要記住,牛市和熊市的輪換,是這個市場顛撲不破的真理。 楊瀾:但問題是誰也不知道熊市什么時候結尾,牛市什么時候要來? 華生:這就是市場的魅力所在。我們作為研究者,也并不能準確地預見,最多就是能夠在某些時候,預見大的趨勢罷了。 華生,現任燕京華僑大學校長、中國僑聯華商會副會長、北京市僑聯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 1998年2月,華生在中國權威經濟理論刊物《經濟研究》上發表文章,首次提出A股含權和股權分置改革問題;2001年7月1日在股市接近最高點時發表《漫漫熊市的信號》一文,準確預見了長期熊市的來臨;2005年5月10日股指即將逼近1000點時發表《市場轉折的信號》一文,斷言市場即將見底轉折;2006年5月10日股改一周年之際,又發表《迎接證券市場的新時代》一文,預告了股市新時代的到來。他被廣泛認為是對中國證券市場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