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資欲沽空中國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34 《環球財經》雜志
本刊特約記者|楊志榮 一旦人民幣匯率放棄管制,外資必然利用股指期貨沽空中國。 2006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房地產、股票、匯率、外匯儲備、國企利潤、財政收入全線飄紅,股市高漲130%,北京樓市連漲18個月,外匯儲備超萬億美元,大型國企利潤也近萬億元,財政收入增長30%,接近4萬億,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僅增1.5%:六高一低,一片“盛世繁榮”景象。 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最近發生的幾個事情就比較有意思了。 借勢,故暫不做空 當上證綜合指數欲直沖3000點時,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于1月30日在《金融時報》告誡中國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資者面臨投資行為不理性的危險。次日股市開始暴跌至2600點附近,三個交易日總市值蒸發近萬億人民幣。 為此,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國信證券等11家券商研究機構和華安、廣發、交銀施羅德等9家基金公司在東方證券研究所忙不疊地對股民們振臂齊呼:當前A股市場僅是繁榮初期,目前僅是得了點“感冒”。 連退休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閑不住了,他告誡中國政府不要干預股市,應順其自然。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呼吁,中國股市“泡沫論”不成立,政府不應直接壓制股市。 這次股市的“感冒”,格林斯潘、高盛們其實是最樂在心里的。他們擔心的只是中國政府此時過多的干預會帶給股改后的股市仍然有過多政策市的陰影,影響他們的大利。相反,他們樂見中國股市的短期震蕩。 QFII中國A股基金月度報告顯示,QFII們2006年12月末的平均倉位達到96.7% ,但其在1月份逢高減倉,已經賺得缽滿盤滿,此番正好借助成思危先生的講話來打壓股市,來拉低持倉成本并做多金融大盤股,看空但不做空。 泛濫美元,陰謀大利 QFII、私募基金及其關聯投資銀行們雖然已經通過戰略投資、IPO和股市吸取了大量金融股份,但于他們的大利而言,目前準備尚不充分。 何為大利?沽空中國,變中國為定位于廉價加工貿易基地“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外匯儲備急劇增長的勢頭,已經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國家的動員能力,促進了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快速增長,已經開始威脅到美元和美國的地位。中國3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已經占有美國國債的8%,保爾森告誡中國,目前中國所擁有的美國國債尚不足其一天的交易量,美國并不擔心中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實際上,美國財長已經心虛了。那么,消除威脅的根本辦法是什么呢?那就是來一次金融危機,沽空中國。 在西方看來,目前已經具備了很多有利條件。 首先,中國金融已經度過5年過渡期對外開放,外資金融以強大的金融服務傳統業務能力開始走向前臺“摘櫻桃”,搶占中國高端貸款市場,并日漸形成了中國銀行負責低息攬蓄然后購買外資銀行結構化理財產品的金融市場代工格局。 其次,雖然美國人都明白人民幣即使大幅度升值也無助美國貿易赤字的改善,但美國壓制人民幣升值一是能獲取不少政治利益,二則讓中國接受了浮動匯率制,只要人民幣匯率具有更多的靈活性,機會就來了。 所以漢克·保爾森1月31日在其新任美國財長以來的首次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在他余下的兩年任期中,將把敦促中國邁向自由浮動的市場化匯率作為其“主要目標”。而IMF早就夸獎中國商務部智庫們所預計的2007年人民幣將升值4%的說法“意義重大”。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熱錢炒人民幣的成本大概在4%,一旦升值幅度超過5%,巨大的套利空間將會誘導更多的熱錢流入,這無疑將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而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接近5%。今年1月份更是加速攀升了0.6%。 自美國信息泡沫破滅以來大量的美元輸出已經為全球、尤其是中國創造了巨量的流動性。1月31日美元利率連續第五次維持在5.25%,中國由于巨量產能的釋放和國際熱錢的大量涌入必然因不斷增加外匯刺激央行增發央票回收流動性而推高利率,從而不斷縮小中美兩國的利差;日本更是通過央行的不作為促使日元對美元匯率不斷走低到4年來的最低位,并保持日元利率在0.25%的低位。這些因素促進了美日熱錢大量流入中國,加速了人民幣的升值。 實際上,2003年以來,日美等大量熱錢就已經通過短期外債和經常項目進入中國熱炒樓市,在推高樓市后已經逐步完成了向股市的大規模轉移,所以就有了2006年的股市瘋牛,樓市已經為國人接盤。而在中國股市,隨著股改的深入,郁悶多年的國內券商研究機構和他們的基金客戶們開始一窩蜂地發基金,大的一天就發400億,硬把華爾街的基金比下去。已經集聚一萬億元的國內基金們能不一個勁地為國際大鱷抬轎子企圖討點賞錢嗎?! 把好匯率這道關 過剩的流動性和無法理智的投機熱潮都已經準備好了,沽空中國還需要哪些條件? 美國人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格林斯潘所要求的“順其自然”的股市;保爾森為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三步走”規劃的第一步,更具靈活性的人民幣匯率。 不過,更為關鍵的一點他們沒說但已經悄悄準備好了,這就是他們為沽空中國必備的一個杠桿——中國股指期貨。 2006年10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推出了針對海外上市國企的中國股指期貨,新加坡交易所隨后跟進包含國內重點上市公司的中國指數期貨,而工行、中行、中國人壽這些超級大盤股正是芝加哥版中國股指期貨的成份股!由于超級大盤股的總股本和實際流通股本的比例目前僅達到20%,這導致了超級大盤股的價格對指數有較強的杠桿效應。 有測算顯示,前三大上市公司即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銀行上漲或下跌10%,將導致上證指數波動約4%,其對指數權重的干預程度已經超過40%。 不要以為這些股指期貨不能按人民幣交易就不能主導中國的股市,實際上,我們已經從中行H+A和工行A+H的過程中看到了境外證券市場左右A股價格的“影子化”現象。 不要以為中國不是先前弱小的東南亞,國際投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手法,2006年我們已經領教過了,高盛、瑞銀曾先后提出了兩套完全不同的內地銀行股估值理論來提升或打壓金融股票。而國際熱錢大肆通過經常賬戶等途徑進出,我們也已經領教過了。 一待人民幣匯率放棄管制,外資必然利用股指期貨沽空中國。 事情一旦發生,股市暴跌,國際熱錢將席卷股市,數萬億元的資產將化為烏有,而后利用升值的人民幣匯率換取更多美元并通過經常賬戶等渠道勝利逃亡,樓市暴跌,銀行壞賬巨增,財富被大肆洗劫,人民幣大幅貶值,企業利潤急劇下降…… 這樣,2006年“六高一低的”盛世繁榮景象反轉為“六低一高”、內需凋敝的拉美化景象,中國重回低成本加工貿易中心的階段,成為美國主導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一部分。 文中醒目處: 漢克·保爾森1月31日在其新任美國財長以來的首次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在他余下的兩年任期中,將把敦促中國邁向自由浮動的市場化匯率作為其“主要目標”。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