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3000點天天過山車 溫州2000億民間資本進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2:02 南都周刊

  張嫻工作的銀行曾統計,去年,溫州2800億的民間 資本可能有2000億 進入了股市, 根據去年年底的行情,這些錢估計早已漲了一倍。 就像炒房一樣,溫州人炒股也喜歡抱成團。 幾個人說好了都買 某只股票,湊起來的資金往往有上億。

  16年,說長也長。

  16年前,高西慶38歲,從華爾街一個律師所辭職回國有三年,一直忙著說服政府將西方的股票交易所引進中國。三年里,大大小小的研討會開過無數,中央主管財經的最高官員也聽取過匯報,但大家對公有制社會怎樣搞股票交易實在沒底,加上中間發生了嚴重的政治事件,一切都看似遙遙無期。

  誰想到1990年底,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先后成立了,中國的股票交易從此轟轟烈烈地搞起來,迄今走過16個年頭。其間大喜大悲、恩怨情仇實在難以詳述,采用某種技術話語來看——已然“走過七次牛熊市”。

  早年的很多炒股故事已跟《天方夜潭》一樣神秘莫測。據說有人背著一麻袋錢去上海買股票,也有人收集了上千張身份證買認購證;傳說交易所門前的隊排得比春節火車站售票口還要擁堵……10年后,忽然有富豪在國內冒出,問起其第一桶金來源,往往很神秘地暗示,當年買股票的那些人里就有他一個。

  后來流行所謂“概念”。凡是與這個時代、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最新潮流相聯系的,都成為炒股人的“概念”——科技、網絡、入世、申奧、兩岸、伊戰、油價、重組、藍籌、借殼、股改等不一而足,連“神五”“神六”升天這樣的民族大事,也成了股市發財的利器。

  16年的故事一個晚上也講不完,16年的股市的確是少年老成、老氣橫秋、大器晚成。

  16年讓很多人黑發顯銀絲,比如高西慶。現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副理事長,曾擔任中國證監委最早的發行部主任,后來是中銀國際副董事長,然后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他是熟悉西方證券法律的專業人士,也是一個滑雪高手。如今,高西慶的滑板技術仍然讓很多圈內朋友叫好,但他已離開了證券工作一線,為老齡化社會服務。

  10周年的時候,北京有個寫財經評論的高手,名叫王安。他寫了一本《股爺請上座》,大話了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十年歷史。王安是趴在地上寫中國證券市場十年歷史的,故事寫得精巧別致引人入勝,現在看仍不失為一部好書。

  2000年,王安說,中國股市好像流行一種類似“黑社會”才用的暗語體系,外人一般看不懂。別看王安過去一直搞財經評論,弄懂這些術語破費周折。這套術語最后引發了一個經濟學家的憤怒,他說,中國股市不要變成賭場。這個人就是吳敬璉,聽說是他提出了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

  這套術語如今已融入現代漢語的血脈中,經典的詞匯如:牛與熊,莊家與籌碼,滿倉、斬倉與平倉,低吸、高拋與割肉等等,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耳熟能詳。

  從2001年的2245點到2005年的998點,中國股市似乎被推倒了,卻似乎要重來一遍。上一次,從1000點摸到2200點花了兩年;這一次,只用一年半就從1000點摸上了3000點。

  點是什么?點就是股票指數,簡稱股指。通俗地說,就是游樂園里過山車的那個車頭。

  過山車是國外傳進中國的一種刺激性游樂項目,最早的過山車1884年在紐約的科尼艾蘭誕生,木質軌道,落差達65米。現代最高最快的過山車在美國新澤西,落差達139米。美國是過山車的鼻祖,也是現代股災的鼻祖。據說1987年紐約股災的時候,交易所附近的教堂用高音喇叭送來布道的聲音:“上帝早已預言世界的末日快到了。你們這些吸血鬼,專門坑害老百姓,上帝警告你們!……”

  荷蘭人在1609年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幾乎與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和第一家

商業銀行同時誕生。這說明股票交易所的歷史比中國近現代史要長好幾倍。股票曾在西方世界引發了無數次大起大落的風潮,往往連社會名流都不能幸免。例如1720年英國股災中,伊薩克·牛頓爵士不幸損失了2萬英鎊,牛頓無可奈何地說:“我能夠計算出天體的運行,但對人們的瘋狂無能為力。”

  上面兩個故事很牛,不是我編的,有王安的書為證。至于王安從何處得來,讓他自己解釋。我想說的是,當世界在數百年后聽說中國人掀起了“全民炒股”熱潮,聽說中國股市經歷了七個所謂的“牛熊市”,真的只能莞爾一笑——在他們那旮旯,什么都演過了。

  16年的中國股市,從指數上能找出7個起落。但是放在1993年以來的中國宏觀經濟周期里,只能分大約三個階段;放在主流政治格局里,僅僅是兩個時期;放在中國社會走向世界的偉大進程中,只是一個開始。

  用幾個人的故事來代表一群人,用一小撮人來代表中國人,很容易犯“臉譜化”的毛病。16年來,每個人都有不同命運,股海沉浮的那些人也一樣。

  但我們無法描述一個整體,無法講述從公有制邁向多元經濟、從行政支配資源邁向市場支配資源、從“全民下海”邁向“全民炒股”的宏大社會敘事。這中間蘊涵了太多繁復的話題,比如財富的生成、權力的流變、中產階層的興起以及中國人對機會均等的向往。

  我們只能安靜下來,把股市里曾經發生過的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講出來,翻一翻別人的錢袋,看看哪些是靠投機賺取的,哪些是靠投資賺取的……

  我們的確是有那么一點窺探欲。就像我對高西慶先生的窺探那樣,畢竟是他管理著中國社會保障基金,而據說這個基金要積極地進入股票市場保值增值。

  在1609年,荷蘭人也創造了另外一種虛擬的財富,它的名字叫“信用”。信用是現代股票市場成功運行的根基。能不能把中國人的

養老金放在股市里,我想,關鍵要看這個市場有沒有信用;而這個市場的信用,從根本上說是建立在國家信用的基礎上。

  因此往遠處看,這16年,說短也短。

  記者 炫風 謝海濤 杭曉琳 蘭紅 特約記者 景錦 廣州、上海報道

  上海資本道網站對本專題亦有貢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