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皮海洲:一手擠除泡沫一手制造泡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8:20 每日經濟新聞
賣矛又賣盾的事情,古已有之,今人亦然。就說時下的股市泡沫吧,就像一手在擠除泡沫,一手又在制造泡沫。 對于當前股市里的“泡沫論”之爭,管理層的態度其實是很明顯的,實際上管理層早就開始用實際行動來為過熱的股市降溫了。 從證監會方面來看,從去年12月以來就暫停了新基金發行的審批工作,同時還要求各基金公司對基金發行與營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查,并且對原已審批的新基金的發行及老基金的營銷都明確地在發行規模上作出了限制。這應該是管理層最早的擠泡沫之舉。進入2007年之后,證監會一方面明顯加快了大盤股發行的節奏,中國人壽、興業銀行、平安保險,一只接著一只;另一方面對機構投資者的監管也進一步加強。如最近發文要求基金公司在2月1日前上報本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合法合規運作和內部控制的具體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加強對基金經理“老鼠倉”的監管,要求基金經理上報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證券賬戶等。又如,要求證券公司對包括“拖拉機”帳戶在內的五大類不合格帳戶進行清理。 銀行方面同樣不甘落后。新年伊始,央行出人意料地提高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一舉措被認為是對過熱股市的“善意提醒”。另一方面,在流動性治理上下狠招。如1月1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一口氣回籠了3000億元資金,創下單日回籠資金的歷史新高。最近,銀監會又發出通知嚴禁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同時安排在春節后對信貸資金挪用入市問題進行全面檢查。此外,備受市場關注的加息問題又被再一次推向了前臺。 與銀行方面遙相響應的是國資委。在1月25日召開的全國國資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嚴厲表示,對于國有企業炒股,應該高度防患風險。他同時表示,國資委將建立一套跟蹤系統,對進場的國企資本進行監控。而在此前召開的央企負責人工作會議上,李榮融也曾就國企炒股問題勸誡央企要牢記過去的教訓,在發燙的股市面前,不要紅眼,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防造成損失。 就在上述權力部門相繼對股市進行調控的時候,中央電視臺請來了在中國投資者中有一定影響力的羅杰斯幫忙唱空股市,在節目播出時,全部刪除了有關業內人士就股市泡沫問題與羅杰斯激辯的場面。 正是在各方合力作用下,股市終于上演了“擠泡沫”的一幕。1月25日,滬指大跌118點,創近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兩市總市值一日蒸發4500億元;26日上午滬指再下136點,投資者為管理層的“擠泡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然而,就在投資者為管理層的“擠泡沫”付出極大代價的同時,一只手卻又明明在股市里大肆制造泡沫。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興業銀行日前32.50倍市盈率的發行。目前滬深兩市的靜態市盈率約為40倍左右,動態市盈率則是在32倍左右。而興業銀行的發行市盈率就達到了兩市的動態市盈率水平,上市后的市盈率按股價上漲50%的幅度計算就將達到50倍以上。因此,這樣的股票發行豈不是有著更多的泡沫嗎?又為什么會任憑新股一只只地帶著大量的泡沫發行上市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