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蘇培科:警惕指數牛市的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2:05 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聚焦-蘇培科 近期,中國股市甚是熱鬧,在工行、寶鋼、中石化、國航、萬科、中行、長電、聯通等“八大金剛”的推波助瀾下,股指大盤一路飄紅。11月20日,上證指數一舉突破了2000點的整數關口,再度創下了五年來的新高。從998.23點起步,截至11月21日的收盤點位2037.55,這輪行情的漲幅已經達到了104%。對于如此牛氣沖天的行情,市場一片沸騰。 遙想古時三國演義之際,蜀國憑借諸葛孔明、五虎上將等雄霸一方,其“牛市”氣焰不言而喻,可是等到他們年邁力衰、紛紛歸西之后,扶不起的阿斗最終斷送了蜀國的江山。這樣的歷史會不會也在中國股市上演?會不會出現“成也大盤股,敗也大盤股”的景象? 縱觀今日之股市,各種歷史舊病和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在苦苦彌補前些年的巨額虧損。股指突破2000點后,市場中出現了很多類似中國股市的“大盤藍籌時代已經來臨”、“A股正在復制道指的走勢”等言論。但實際上,很多投資者都是只賺指數而不賺錢,不少人被“30年活東,30年活西”、“二八變八二”、“板塊輪動”等往日之經驗所誤導,在“指數牛市”中越陷越深。 目前,營造以大盤藍籌股帶動中國股市穩步向前的趨勢已經成為了現實,中國股市的估值體系也將漸漸趨同于國際標準。那么,這種“指數牛市”陷阱究竟體現在哪里呢? 首先,據中信證券測算的小盤指數顯示,目前小盤股平均市盈率已經超過了120倍,而大盤股的市盈率則剛接近20倍左右,他們分析小盤股已成為牛市泡沫的導火索。但當前失真、虛增的大盤指數卻掩蓋了這一泡沫,大盤股的欣欣向榮和“牛市指數”再次掩蓋了中國股市的核心矛盾,即中國股市的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將導致大部分投資者被套,以及大部分股票必將面臨“價值回歸”、下跌的現實。由于超級大盤股在A+H后,讓國內股市的估值體系、價值取向和市場走勢等都逐漸追隨國際市場,國內股市自然也就淪為了影子市場,從而只有最新上市的和低市盈率的少數大盤藍籌股適應已經接軌的國際市場走勢,但以前上市的大部分高市盈率個股必然面臨邊緣化和價值回歸之路,一旦將120倍的市盈率回歸到20倍左右,即使是指數上漲到3000點,中國股市中的投資者仍然將要付出巨大的損失和代價。 其次,目前國內股市在封閉的狀態下尋求國際接軌、大量發展QFII和機構投資者,從而市場中崛起了新生的主導力量,但是由于國內機構的不成熟,使得其投資行為和估值判斷緊盯QFII,而國內中小散會又緊隨機構,導致國內股市中的博弈行為嚴重“一邊倒”,于是在最近的幾輪反彈行情中,QFII成了最大的贏家。 實際上,自股指突破1800點以來,僅僅只是少數指標股在市場中表演,大多數個股反而在其掩護下大幅下跌、出貨,使得大部分投資者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套牢在這些下跌的股票之中。11月20日就是最好的例子,大盤在高歌猛進的沖鋒2000點,但兩市中有843只股票在下跌,只有少數股在表演。 第三,“指數牛市”仍未徹底喚醒國內投資人的投資信心,無非只是少數大盤股推動的指數股行情和“資金推動型行情”,而這種行情又很容易掩蓋問題,只讓國內投資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后的受害者。對于目前這種“依靠增量、犧牲存量”的改革之道和資金推動型行情,以及“人造牛市”之法,是不能徹底恢復市場中的投資信心,而且對市場長遠發展不利,也不利于市場化環境的建立和投資信心的恢復。這種像“割韭菜”一樣滅掉一茬又一茬的中國股市改革方略,筆者曾多次提出批評。這樣雖然股指上漲了,但“指數牛市”背后的價值回調必然會讓國內投資者心寒,一旦國內的績優藍籌股失去優勢、吸引力不再,核心資產都上市之后,估值水平、市盈率等都等同于國際市場之后,QFII絕對不會依然眷戀一個處于封閉狀態的中國A股市場,投機可能會此起彼伏,而絕對不會再戀戰。 目前中國股市對QFII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原因是,國內股市在經歷2001年以來的大熊市后,再加上股改自然除權,股價和市盈率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另外由于一些具有國家壟斷型的核心國有資產企業要在境內、外IPO,需要國際戰略投資者,為了取悅這些“外來和尚”,于是這些國有企業以保證收益幅度等做法吸引了一些外資的介入,但是卻冷落了國內投資者,于是中國經濟高增長和股市中的制度溢價之成果大部分都由外資享受。可是,一旦他們獲利兌現,等待高位承接的仍然是國內的投資人。對于這種短視的“割韭菜”式改革機制,時間久了必然會讓國內投資者所痛恨,直至失去誠信、市場再次出現枯竭。 第四,A股指數失真現象極其嚴重,指數早已不能反應市場整體的走勢和交易,反而讓指數泡沫掩蓋了眾多股市新老問題,讓投資者產生了重大的麻痹。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中國股市在經歷了幾番洗禮之后,除了少數大盤股之外的大部分股票價值依然遠遠高于國際市場的估值水平,股票指數嚴重失真,六只銀行股占據了近40%的市值,“八大金剛”占據了半壁江山,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股市的“晴雨表”功能。由于上證指數以總股本進行加權、新股在上市首日立即計入指數且按發行價作基期調整、沒有調整股改除權等因素,導致中國股市的股指水分非常之大,股市中的實際財富并未大幅增長。 目前投資者雖然意識到“賺了指數不賺錢”,但并未意識到股市整體價值回調;只看到大盤在上漲之際有大部分股票回調,但仍然沒有認識到高市盈率個股整體回調的危險——倘若在H-to-A和A+H大量來臨后,市場中的投資取向必然向此傾斜,其他上市較早的歷史高市盈率股票必然出現暴跌。所以市場和投資者須及時改變投資理念,否則遲早會再次被“割韭菜”。 因此,筆者建議投資者一定要警惕目前這種“指數牛市”的陷阱,認清市場走向和改革方向。盡量避免被動等待“八二現象”的到來,因為“指數牛市”已經徹底改變了游戲規則。 其次,建議管理層及早改革失真的股票指數,恢復股市真實的面貌。在考慮A股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同時,要設法全面恢復國內投資者的信心,而非僅僅將目光只盯在“外來和尚”的身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