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國航破發的壞消息與好消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09:58 大洋網-廣州日報
中國社科院博士 時衛干 國航(601111)這只從香港H股回歸內地A股市場的大藍籌,上市當天2.78元的開盤價已跌破2.80元的發行價,“破發”成為嚴酷的事實。當然,僅僅憑這一兩天的交易情況我們還不能斷言國航今后的股價如何走向,但國航上市所透露出的市場信心不足已是不爭的現實。 國航IPO過程一直不順,先是因為市場反應冷淡,發行規模被迫從27億股下調為16.39億股,減少10.61億股;針對“破發”預期,發行人的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被迫承諾:自股票上市交易至12月31日,如果國航A股價格低于發行價,集團將在二級市場上增持不超過6億股A股股票,直至恢復到發行價格為止;第三,國航網上配售比例達80%,創出中國的發行紀錄。所有這些為國航“破發”作了鋪墊,及至真正跌破發行價也就不足為奇了。關于國航股價“破發”的討論極多,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國際油價高企影響了投資者對國航的信心、七連陰八連陰的市場時機不好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重一級市場輕二級市場”的發行機制尚未有本質變化不利于投資者等等。應該說每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能真正解釋國航為什么“破發”。 國航“破發”,帶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我們先說壞消息吧。 壞消息呢,其實很簡單,國航“破發”不利于監管者、不利于發行人、不利于投資者,完全是一個“三輸”局面。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直以來,A股市場萎靡不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質量不高,大藍籌股如中國移動、建行、中國人壽等均選擇在海外市場上市。為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監管部門推動藍籌回歸,以充當A股市場的“定海神針”。從7月份中行以創紀錄的速度登錄A股,再到國航8月上市,滿是監管部門的殷切期待。中行上市以來一直在發行價附近徘徊,國航則干脆直接“破發”,從這個意義講,監管層決定藍籌股回歸A股的戰略決策在操作層面上遭到市場的消極抵抗。藍籌股回歸在戰略上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關鍵在于控制節奏,節奏控制不好容易導致滿盤皆輸啊。其次,也不利于發行人,這一點不言而喻,不僅這次國航融資規模大大縮減,還可能使得其它想回歸A股的大藍籌如中國人壽、中國移動等對A股市場望而卻步。第三,也不利于投資者。誰都不愿意股票下跌,更何況是A股市場開市以來的“新股不敗”呢?投資者的信心將會大受影響。 至于好消息呢,換一種積極的思路想,國航“破發”的意義在于中國股票發行制度市場化的真正到來,“新股不敗”時代打新股是投資者獲取無風險收益的唯一途徑,機構由于資金量巨大從中獲益更多。現在,像國航這樣的藍籌股也會跌破發行價,這對投資者的市場風險教育有莫大好處,客觀上也有助于市場的穩健發展。 國航“破發”成為事實,再去爭辯什么也于事無補,現在的問題在于我們應該從中得到什么教訓。股權分置改革的確已經取得革命性勝利,監管部門的信心也極大地膨脹開來,對市場承受能力也就出現了錯誤判斷,這才是國航“破發”的真正原因。股改勝利來之不易,但如果躺在股權分置改革成功的功勞簿上幻想著迅速恢復市場的融資功能,畢其功于一役,那恐怕會犯大躍進的錯誤,市場當然不會接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