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融資融券會否戛然而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08:40 每日經濟新聞 | |||||||||
阿蒙 對券商而言,這是期待中的盛宴。 昨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內部控制指引》,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正式拉開序幕。眾所周知,在股市四年多漫漫低迷中,不光投資者遍體鱗傷
其實,對券商而言,這又豈止是盛宴呢? 客觀而言,融資融券并非發端于我國證券市場。由于經濟發展的階段和水平不同,以及社會經濟制度和歷史過程的差異,各國(地區)形成了適合自己市場實際情況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制度。這些制度可以概括為兩大類:市場化融資融券模式和專業化融資公司模式。早在1993年,即我國證券市場初創時期,證券公司就已開始為客戶提供“透支”服務了。由于當時證券公司自我約束力嚴重不足,金融監管能力又不高,因此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不僅沒有發揮其利于完善股價形成機制、活躍市場的目的,反而導致了證券市場泡沫和資金“黑洞”的盛行,導致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到了1996年,證監會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明令禁止了該項業務,此后制定的《證券法》采納了這一禁絕政策。 不久前,針對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人大財經委證券法小組組長許健表示,“過去,券商普遍存在挪用客戶保證金問題。出了事后,大都由國家埋單了。開展合規的融資融券業務,就是要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在交易制度上予以規范。另外,也要給證券公司新的活路,拓寬他們的收入渠道,增加他們的利潤來源。這樣,對降低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是十分有利的。”中國券商大凡出問題以至被關閉大多出在挪用客戶保證金問題上,而暗地里開展的“三方監管”、“兩方監管”等擦邊球業務,則進一步加劇了證券市場系統風險。 那么,融資融券開閘能夠減少市場系統風險嗎?總結融資融券的影響,有人指出除了能為券商帶來不菲的傭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產品創新機會,為自營業務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融資融券業務如果“開閘”,市場將肯定發生一個質的轉變———首先,在股市處于牛市時,對客戶開展融資,將會增加股票交易量,活躍股市;其次,如果處于熊市,開展融資做空,也能夠得到投資收益,市場將不再是單向的;第三,融資融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也有平衡股價和指數的功能;此外,融資融券業務還會給銀行帶來利息收入,而券商也可以拿到息差。 但其實不然。對于體制法規依然不完善的中國股市來講,在證券市場如此復雜的情勢之下,又去貿然開閘融資融券,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于廣大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此前有人不斷提醒:融資融券的解禁或開閘,只不過是監管層順應民意或市場某些利益集團要求,在對相關法律政策進行重新審視后給出的權威自由闡釋而已,并不關乎或至少不是主要關乎融資融券法律政策自身的優劣。分析指出,那種單純地把向客戶融資融券視為利好的觀點是非常有害的,是忽視了股市風險的一種表現。一方面,這容易增加投資者在投資中的“賭性”;另一方面,一旦方向做錯,投資者很容易把自己的本金全部虧光,落得傾家蕩產。從中國股市的脆弱性著眼,融資融券并不可能對市場產生實質性的長期利好,相反,會令投資者及股市的系統風險加大。即使現在開閘了,今后會不會戛然而止也很難說。信不信,走著瞧!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