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監管層對中工國際僅僅關注是不夠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2日 11:49 每日經濟新聞 | |||||||||
易憲容 本來各方希望通過發行新股在國內股市引入一股清泉、帶來一股動力、引出一個新方向、創造一種新局面。在中工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發行之前,國內市場各方都認為A股全流通時代的來臨,意味著合理的定價機制、有效的資源配置、市場化的并購重組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新股的發行則是未來國內股市發展的活水源頭。國內市場炙熱無比的希望
中工國際發行當日以高出發行價131%的幅度開盤,午后最高漲幅更達到575.67%,最高見50元,收市報31.97元,全日上漲332.03%,換手率高達94.05%,其瘋狂的程度完全超出投資者的想像。其后兩日,中工國際都以無量跌停收場。 對于這種現象,管理層表示已密切關注”,但當市場投資者建議中工國際公布掛牌當日新進入和已經退出的股東及其持股詳細清單時,中工國際董秘卻表示,市場操縱跟他們沒有關系,他們也不準備公布掛牌日股東名單,“我們沒有應當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我們只能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面對這樣的市場,面對這位代表上市公司的董秘的言論,恍如重回時光隧道,股市人為操縱的瘋狂、上市公司僅為圈錢而存在的案例歷歷在目。 我們不免產生如下疑問:A股全流通后,國內股市的環境會得到完全改觀嗎?如果不能夠得到完全的改觀,那么一年來的股權分置改革其作用與影響又何在?在一年來的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管理層為了A股全流通后市場健康持續的發展,確實從多個方面進行了市場與制度建設。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清理大股東占款問題、加快證券公司的綜合治理、化解券商風險、完善并逐步放開QFII等機構投資者等,但這些制度建設與市場環境的改變,并沒有改變國內的股市文化,也沒有真正建立起國內證券市場的基礎性制度。 中工國際的瘋狂炒作在早幾個月股市的大漲中就露出端倪。這不僅表現為國內股市在短短的半年時間上漲了70%,還表現在市場的一些垃圾股股價又通過種種概念炒上了天。有研究表明,在國內股市排名200名之后近1200家公司中,其市值占A股市場總市值的40%,但利潤加起來卻為凈虧損75億元。剔除這些上市公司中的虧損公司,剩下的在2005年的平均市盈率高達97倍。這些公司應該早被淘汰或邊緣化了,卻成了此次國內股市反彈的主力或領頭羊。 正是這樣一種股市文化,使市場各方———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上市公司以及市場中介機構———每一個毛孔中都充滿投機炒作之氣,市場中每一個當事人都會千方百計突破現有規則之限制達到利益最大化,甚至于違法亂紀也在所不惜。 這種股市文化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關鍵在于市場基礎性制度的缺失:沒有一個公正公平的市場交易機制、一個有效的價格形成機制及投資利益補償機制。為了保證國內股市真正健康的發展,管理層就得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現有制度,以改變目前不適應的股市文化。 股權分置改革確實是國內證券市場的一次重大的制度變革,但其并沒有以往所強調的那樣重要,市場更不會因為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就走出幾年來的熊市陰影與制度幻滅感。 為了不讓股權分置改革的成果付之東流,為了不讓中工國際這樣的公司成為未來國內公司上市的樣板與主流,監管層對中工國際炒作事件絕不應僅僅停留于“密切關注”,而是要對該事件進行全面的調查與研究。該調查不僅要調查相關的市場當事人有沒有違法亂紀行為,同時也得研究現行各種制度缺陷,并通過這種調查與研究來遏制或改變類似于中工國際這樣的惡性炒作行為。否則,中工國際一定會把國內股市引向炒作者泛濫、制度形同虛設的舊市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