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葉檀:國企并購不應反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6日 10:23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每經評論員

  市場與行政雙方表錯情、會錯意是常態。

  最新的案例來自于外資并購大型國企,市場人士指責外資并購存在風險,其本意是為了提醒政府建立規范而公開的并購市場,讓市場選擇并購者,由市場為并購定價。但沒想
到,長久的期望等來的是如下消息:國務院正醞釀成立一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由商務部、財政部、國家外管局、工商局等聯合參與的、類似于外資審查委員會的部際聯席會議,對重大外資并購項目進行審查。

  看來,政府把市場人士對外資并購的質疑視作對行政力量的召喚,并一如既往地興沖沖粉墨登場,準備為經濟的公平和安全作貢獻。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意味著在某種思維定式下,政府會把建立公平市場的社會輿論,理解成為經濟行政力量的加強與舊有體制的回歸。如果這一誤解是無意的,僅僅說明政府對市場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如果是有意的,那將是

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最大悲哀,調動民族情緒為市場設障礙將成為常規武器。

  目前的大型國有企業入股、并購出現的最大問題,是政府以既定的并購條件人為地構筑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并購市場,由此,并購市場成為國外資本權貴們的游樂場,所謂市場價格與市場公平自然無從談起。這一行為預設的前提是,引入外資是在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中建立國際先進治理結構的唯一途徑。這一邏輯如此霸道,既無現實支撐,也無歷史呼應———有哪個國家是通過外資并購入股走上市場經濟的康莊大道的?

  先進經驗各國不同,具體操作方法并無定規。如果滿足于公司治理結構的簡單摹擬,而將真正發展出成熟市場經濟的普世原則———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輕輕放過,甚至以強化行政介入的方式進行扭曲,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的自欺欺人行為。即便樹立再煽情再高遠的目標,我們離這個目標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

  當市場人士對此類并購發出質疑時,其實暗含了對封閉的權貴市場的譴責。由于缺乏競爭,外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領域中的權貴一族,國家資本與國際資本的合流,使中國并購市場甫興便飽嘗了狼奶的兇惡。近期的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案例充分展現了在缺乏制約的情況下,資本狼性是如何地不可抑制。

  由于大型并購市場劃地為牢,民資無法得到公平的進入機會。此時如果關上外資并購的閘門,可以想象,唯一的結果是大型國企的并購將陷于停頓。這一猜測可以得到隱諱的證實,如新規定限制外資在七大重點制造行業進行絕對控股或相對控股。這七大行業包括:核電、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造船、齒輪、石化通用設備制造和鋼鐵領域,國家將重點審查這些行業企業的合資、并購項目。同時,對重點領域內的重點企業,會預先設定機制,防止外資企業利用虧損、增資手段達到控股目的;也不允許外資相對控股,國有資本要保持絕對的控股權。至于如何界定重點企業,則是主要通過其市場占有率、資產規模、生產規模、銷售收入等指標來衡量。據稱,如果不是因為擔心有損形象,政府將出臺“紅色企業”名單。近半年來,外資對廈工、杭齒、沈陽鼓風機集團等企業的并購都中途擱淺。國企只要有規模與資金,便拒絕并購。問題是,那些資產規模巨大的國企資產質量究竟如何,只有天知道。

  難道我們將重走老路———即在政府的指導下,對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盲人摸象式的內部改革,那些對于制度與產權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一下子又被打回爪哇國。播下龍種收獲了跳蚤,這決不是呼吁公平市場該得到的結果。

  此時政府應該做的有很多,但顯然不是動用行政力量讓并購跳閘。自由競爭、公平競爭,在當下的中國經濟領域,怎么強調也不過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