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股市急剎車之后的冷思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2日 14:53 金融投資報

  “再也不敢看什么2000點、3000點了,反彈就出局。”在上周滬指連續三天大跌118點以后,不少投資者的投資觀念開始從如何選股票變成了什么時間什么點位應該賣出。

  此前的整個5月投資者都是熱情似火,從5月8日至5月31日,A股新增開戶數累計為523767戶,比4月份增加了114.11%。火爆的行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股市,而到了6月初,這一切都在微妙地變化著。

  思考一:大跌是誰干的?

  經歷了不間斷的陽線,不少新入市的投資者對上周滬指三天下跌近8%感到心有余悸。“我剛投了10萬元現金進去,還好沒買

股票現在看來只有先打新股再說了。”股民王女士說這幾天的下跌讓她感覺是莫名其妙與膽戰心驚。

  如此瘋狂的下跌,究竟是誰干的?在周三滬指下跌89點以后,小道消息漫天飛,人們把一切有可能的東西來了個“串燒”,甚至有人說是高考開始了,不少地方開始屏蔽手機信號,操盤手無法得到上邊的指令,造成操作混亂。這種傳聞只能是一種看過笑過的花絮,有業內人士指出,中行發行A股和央行查違規票據資金進入股市是重要原因。

  據介紹,目前央行正在東北地區檢查票據貼現后的資金流向。由于票據貼現資金進入股票市場非常便利,因此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導致近期股市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自從央行開始在貨幣市場拉升央行票據利率開始,江浙地區的票據貼現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大的量了。”而東北地區票據貼現利率在全國來講都是最低的,央行檢查票據市場首先從東北地區開始,應該是有一定針對性的。

  關于中行A股上市,周六也是水落石出。中國證監會發審委2006年第6次會議審核通過了中行首發事宜。中行在其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披露,將最多發行100億股A股,發行價預計在每股2—3元之間。根據目前已有的預測,此次中行發行凍結資金很可能達到6000億—10000億元,由此誘發不少基金開始調整倉位增持現金以申購中行。

  此外,受美國通貨膨脹加劇和加息傳言的影響,全球股市近期繼續輪番遭遇滑鐵盧,周邊股市的大跌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A股市場。

  思考二:洗盤還是結束?

  那么,上周股市的急剎車究竟是“千金難買牛回頭”,還是上漲行情的終結呢?業內人士對此見仁見智。

  堅持看多的指出,經過周三、四大幅下跌,周五大盤走出二次探底的行情,但并未創出新低,顯示下跌動力逐漸枯竭。投資者心態恐慌不安,輿論談階段性調整之聲越來越高,不小股民紛紛斬倉離場。種種跡象表明,主力這一次大洗盤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主力洗盤的目的一是要在現在的相對高位洗出豐富的獲利盤,以利行情的發展;二是把指數打低,創造更多的上升空間;三是迎合管理層不希望漲得過快的要求。”一機構操盤手認為目前的股市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在外圍資金異常充沛的情況下,空頭要想結束行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有幾個客戶看到大跌都開始從房地產市場抽資金準備入市了。”

  當然,也不乏悲觀者。有投資者認為,無論是2001年的2245點還是2004年的1783點,上漲行情總是以巨陰猛然結束。2001年是因為管理層的幾道金牌,2004年是因為宏觀調控,而現在則是兩種因素在起綜合作用。從管理層調控市場角度看,中行A股如此快地成行用意明顯;而宏觀調控的步伐也是越來越緊,雖然周小川說近期不調利率,但明顯有“先說斷,后不亂”的語言警告作用。

  思考三:多方還有子彈嗎?

  當然,在政策面尚處曖昧狀況時,股市能否再有起色,關鍵是看多方手中的子彈究竟還有多少。

  從絕對主力———證券投資基金看,目前有多只

開放式基金結束了發行期,即將成立,僅7、8兩日結束發行期的銀華優質增長基金等兩只股票型基金總共發行量可望超過150億。對于以股票投資為主的基金而言,股市的下跌既有風險,但更多的應該是機會。

  此外,5月A股新增的52萬投資者也是不小的投資力量,特別是6月初一入市就被套的近10萬投資者,也許都不會愿意在下跌中無所作為任人宰割。據悉,由于新入市的投資者中不乏從近期被“嚴打”的房地產市場轉移過來的資金,實力異常雄厚,操作手法兇悍,故意借勢打壓大盤的背后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股諺云:牛市中,利空出盡即為利多。如果我們認可現在只是牛市的開始,中行發A股、央行查票據、周邊股市共振等利空基本已經出盡,后市將如何演繹呢?我們拭目以待。

  □本報記者劉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